跟20级老哥聊退休
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前两天发了一篇文章《华为退休一个月,我的三个收获!》,有五万多朋友读了这个文章;并且有不少华友加了好友,跟我聊退休这个话题,其中不乏20+级别的老哥。其实大家主要聊的不是退休生活,主要聊的是工作:要不要工作,怎么工作的问题。而其中比较核心的话题是,ESOP(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企业虚拟受限股,简称GP)保留的问题:要不要把GP持有数量降到限制线以下继续工作,或者GP全部保留在限定的工作范围内找个清闲工作或安享退休生活。
有一个保留GP 80+的老哥讲, “从公司退休两年了,一直没再找工作,现在心里好慌啊”!其实从收入角度上来讲,以这个兄弟的GP数量,每年的分红即使完全不工作收入也超过绝大部分人了。像这样财富自由的老哥,竟然退休后也会心里很慌。
另外一位20级的老哥,最近上级通知让年底退休。之前,因为合同还有两年多到期,原来盘算着合同到期后再退,没有想到退休不期而至,搞得有点被动和匆忙。当前在纠结着,要不要将GP退到限制线以下继续工作。
还有另外一位20级老哥,也是马上要退休,不过这位老哥显然是早有准备;在确定退休后,快速找到了新的工作机会,实现了退休后工作的无缝过渡。
我还有一位老同学就比较有个性。我们当时一同进华为,去年离开公司。虽然他满足了退休条件,但是他并没有选择退休,而是选择退出全部GP,退休后马上从事了新工作。他的想法很明确,不想后面半辈子带着金手铐工作,他的选择着实让我佩服。
为何这些并没有生活经济压力甚至可以说是财富自由的人,都要继续工作,而不是选择安享退休生活呢?我想马克思的一句话讲的比较明白:“在摆脱了生活所迫的“异化”劳动后,自由自觉的劳动就变成了人的第一需求”。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理论的金字塔模型,应该可以更清楚的解释这个问题。下图是马斯洛模型,大部分人应该都见过: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
按照马斯洛需求模型,除了最基础的第一层生存需求和第二层的安全需求外,更高层面的需求都是要靠劳动才能满足,单靠“钱”是满足不了的!第三层的社交需求主要就是在通过工作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实现的;第四层尊重需求则是通过个人的工作成果和劳动贡献才能获得;而第五层的自我实现需求,更是要通过个人创造性劳动,才能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
基于这个模型就不难理解,为何有的网友讲:“突然之间不工作会很难受,要调整很久很久,我最开始离职的时候过了一段生不如死的日子。 都抑郁症了,后来找了一个半天上班的工作过度了一下才慢慢适应了 突然闲下来可能需要找点事过度一下”;为何有财务自由的华友退休两年后,会感觉“心里好慌”;为何有的同学宁可GP全部退掉也要不受限制的工作。
总之,从跟多位华友老哥的闲聊,以及个人的经历和体验来看,个人认为只要体力、精力、心力还在,最好还是干点工作对人身心健康比较好。您认为呢?
微信视频号:sph0RgSyDYV47z6
快手号:4874645212
抖音号:dy0so323fq2w
小红书号:95619019828
B站1:UID:3546863642871878
B站2:UID: 3546955410049087
参考文献链接
人工智能芯片与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