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愿意加班的IC工程师最后怎么样了?
在小编过往的经历中,很少见到IC公司不要求加班的。以至于在不少人的认知里,在这个行业工作就免不了加班。
为什么IC行业加班这么严重呢?
一是行业竞争激烈。 我不止一次看到许多公司的芯片项目因为竞争对手率先推出领先产品而被砍掉。因此,芯片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不得不疯狂加班赶进度。
二是技术快速迭代。 如今新技术层出不穷,年轻人掌握知识的速度特别快。许多工程师白天忙于工作,晚上还得疯狂学习新技术,生怕被后浪淘汰。
三是资本市场的压力。 许多芯片公司在拿到融资后,必须按甲方要求尽快交付样品,否则可能面临巨额违约赔偿。这种情况下,加班自然难以避免。
四是管理混乱。 许多小型芯片公司的需求文档制定不科学,跨部门协作效率低下,重复性工作多,会议泛滥,导致整体效率低下。最终陷入“问题未解决→依赖加班补救→疲劳导致效率更低→更多加班”的恶性循环。
但我觉得,以上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下面这一点: 许多公司管理层将“奋斗”等同于“加班”,形成“领导不走,下属不敢走”的潜规则。 他们以“工作时长”而非“工作质量”作为考核标准,变相鼓励无效加班。
那么,那些不愿意加班的IC工程师,最后都怎么样了?
不加班的IC工程师确实很少,小编遇到的也不多。以下是我接触过的几位案例:
- 
A同学:原先在某互联网大厂“内卷”,后来为了摆脱加班,直接辞职调养身体。现在在备孕,生活健康规律。
- 
B同学:原先在某芯片大厂工作,后来回到高校当老师。
- 
C同学:之前提到过,选择读博,转行研究医工交叉学科。
- 
D同学:思路清奇,既然996是加班,那为什么不能“666”?他每天早到公司,下午6点准时下班,领导也无话可说。
当然,还有少数人去了外企或EDA公司,这类机会相对较少。此外,小编也听说过有人为了逃离加班,选择回老家“躺平”或考公上岸。
参考文献链接
    人工智能芯片与自动驾驶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