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2025年内部再曝重大整合!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据晚点Auto消息,上汽集团内部的整合行动延伸至旗下零部件体系。上汽正按照 “上车身” 与 “下车身” 将零部件企业整合为两大主体,“上车身” 以延锋为主,“下车身”则是筹备中的新底盘公司。
其中,“上车身” 的范围囊括车身、内外饰与智能座舱;“下车身” 的新底盘公司将由上海汇众、联创汽车电子及其子公司创时智驾、擎度科技等整合而来。
据一位接近上汽的知情人士透露,具体的整合形式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不一定是以组织合并的形式,但一定会在项目沟通上做更密切的连接,超越普通的甲乙方关系。
一位延锋的员工也表示,“零部件这块整体合作”,去年策划的项目已经在按照这个思路推进。
针对上述爆料,上汽集团截至发稿前未做出回应。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早在零部件体系之前,上汽已经对整车板块进行了一轮整合,分别组建大乘用车与大商用车业务。大乘用车业务由上汽总裁贾健旭挂帅,整合了乘用车公司(即荣威飞凡、名爵品牌)、研发总院、零束科技、上汽国际和海外出行五大主体,合并同类项、增强不同主体间的协同。
随着汽车行业步入淘汰赛阶段,整合、聚焦已成为主流趋势。
5月9日,蔚来宣布将乐道、萤火虫两个子品牌的研发、销售部门深度整合至蔚来体系,原乐道研发团队并入蔚来设计与研发集群,销售职能划归用户服务与体验集群,撤销独立事业部架构。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几乎同一时间,吉利汽车5月7日提出极氪私有化邀约,实现极氪与吉利的完全合并并从纽交所退市。极氪完成私有化后,除了收购的沃尔沃和路特斯还将保持独立运营,其他吉利孵化的独立品牌将全部回归“一个吉利”。
广汽集团也在4月启动结构性调整,对研发体系进行“一拆三”改革,将广汽研究院拆分为整车、平台、造型三个独立研究院,并入产品本部构建“大研发体系”,预计7月完成重组。
比亚迪去年 9 月底合并两大辅助驾驶自研团队,今年又对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进行整合,五大品牌研究院的职能也被削弱,大部分员工分流至研发部门。
区别于中国车企的多品牌收缩、研发体系重构、供应链整合等方式,海外车企则普遍采取裁员、关厂、缩减产能等方式控制刚性成本,储备应对淘汰赛的筹码。
同期,海外车企在进行大幅度收缩,大众汽车计划裁员3.5万人,关闭德累斯顿工厂并缩减沃尔夫斯堡产能;福特今年将在欧洲停产福克斯和蒙迪欧,裁撤德国萨尔路易工厂4600人;Stellantis关闭波兰工厂,暂停墨西哥工厂;沃尔沃关闭美国三家卡车工厂,削减燃油车研发;日产拟全球裁员两万人,最多关闭七家工厂;通用汽车关闭沈阳北盛工厂,停产低端燃油车。
这种全球性的收缩整合浪潮,本质上是技术迭代放缓后,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成本控制”的必然选择。技术快速迭代阶段,不计成本押注多条技术路线,抢占技术高地是合理选择,技术迭代放缓之后,效率革命则成为产业生存的关键,收缩整合,资源聚焦同样是理性决定。
文章参考:
https://mp.weixin.qq.com/s/dE1z8bWgnREmNgRT9020SQ
https://mp.weixin.qq.com/s/d-cQkDgTTeDdE6k6gIZd_A
人工智能芯片与自动驾驶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