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 97 下一页
摘要: 注意:有定时器,就不需要导入Thred 和 tim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22 16:32 市丸银 阅读(23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条件、事件、信号量本质上都是锁,不常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22 16:25 市丸银 阅读(23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与进程的事件相似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22 16:04 市丸银 阅读(27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线程信号量和进程信号量相似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22 15:52 市丸银 阅读(44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问题:已经有了全局解释器锁为什么还需要锁? 答:全局解释器锁是在Cpython解释器下,同一时刻,多个线程只能有一个线程被cpu调度 它是在线程和cpu之间加锁,线程和cpu之间有传递时间,即使有GIL,也无法保证数据的绝对安全 锁的分类 1、互斥锁 2、死锁 3、递归锁 互斥锁 死锁 递归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22 15:45 市丸银 阅读(17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一、基础概念 1、守护线程:在主线程代码执行结束后,等待其它子线程执行结束,守护线程结束 2、守护进程:随着主进程代码执行结束,守护进程结束 3、主线程执行结束,它所在的进程执行结束 4、主进程代码执行结束,主进程并没结束,等待其它子进程执行结束并回收资源 二、示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22 14:13 市丸银 阅读(47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一、基础知识 1、线程和进程的区别与联系 进程是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线程是cpu调度的最小单位 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cpu直接调用线程 2、优点 线程的调度用时小于进程 线程之间共享进程的数据 线程有较小的数据栈,数据不共享 3、GIL(全局解释器锁) 在Cpython解释器下,同一时间,多个线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21 22:40 市丸银 阅读(18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import chardet f = open(file='test1.txt', mode='rb') data = f.read() print(chardet.detect(dat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21 14:57 市丸银 阅读(68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数据不安全,不常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21 08:20 市丸银 阅读(30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一、概念 进程池,在进程池中有5(自定义)个进程,有n个任务等待进入进程池,一次只能进入5个任务 优点:节省了n-5个进程的内存空间,n个进程的创建时间 信号量:一次只允许固定的进程进行操作,进程的内存空间和创建时间都没减少,只减轻了操作系统的压力 二、常用方法 close()方法 作用:进程池禁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21 00:06 市丸银 阅读(967)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 9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