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目的
资产规模、负债规模 偿债能力及举债潜力
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
财务状况质量和未来发展趋势
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情况,透视企业的管理
资产质量的相对性
资产质量会因所处的企业背景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企业的生命周期背景、企业的不同发展战略等。企业的某项闲置资产对于其他企业来讲有可能是优质资产,这就为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改善资产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的资源
资产质量的时效性
企业的资产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研究从诺基亚的衰落看资产质量,应强调其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和宏观经济背景。
资产的结构
研究企业的资产质量,一定要分层次进行,不但要从企业资产总体上把握,确定企业资产整体质量的好坏,还有必要分项目展开分析,根据各项资产的具体特征和预期效用,逐一确定各个资产项目的质量。此外,从企业战略层面进行考察,还应关注资产的结构质量。
资产项目的质量特征
| 资产的盈利性 | |
|---|---|
| 资产的周转性 | |
| 资产的保值性 | 
企业的信用规模
企业赊销产品,就是向购买方提供商业信用。因此,企业的信用政策对其商业债权规模有直接的响:放宽信用政策,将会刺激销售,增大债权规模;紧缩信用政策,则会制约销售,减小债权规模。然而,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越大,发生坏账(不可回收的债权)的可能性也越大,可以进一步断定,企业在放宽信用政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并不一定能带来企业盈利的增加。因此,合理确定信用政策,在刺激销售和减少坏账间寻找赊销政策的最佳点,是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之间的关系会受到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所采取的营销策略的影响。若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同步上升,一般表明企业的市场环境日渐明朗,前景看好;若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升,而存货周转率下降,则可能表明企业因预期市场看好而扩大产销规模或收紧信用政策,或两者兼而有之;若存货周转率上升,而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则可能表明企业放宽了信用政策,扩大了赊销规模,这种情况可能隐含着企业对市场前份的市场角逐景的预期不容乐观,应予以警觉。
存货质量
一般地,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如果原材料和产成品项目之间的相对比例大体保持不变,而总体规模随着企业营业规模的增减而适量放缩,这往往是企业以销定产的具体体现;如果原材料的相对规模所有增大,很有可能是企业预见到原材料市场价格的上涨趋势而做出的一种管理安排,囤积适量原材料以降低未来的产品成本;但如果原材料的相对规模有所减小,产成品的相对规模却有所增大,就有产品因滞销而减产的嫌疑,当然也有可能是企业通过“低转成本”①而人为粉饰当期业绩,或是其他原因。
低转成本通常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后,将已售产品的成本不转入“营业成本”项目,而是将其计入存货项目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实际成本隐藏起来,虚增毛利率,从而使得公司的业绩看起来更好。导致下期存货的成本增加,如果企业将已售产品的成本计入存货成本中,就会导致存货成本虚高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