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蓝牙程序,对于写了几个小程序的段伏枥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难以企及的目标。产品的蓝牙是用模块的方式,通过串口和CPU进行连接的,只需要发送相应的AT指令即可操作。因为通信的管道是串口,而串口基本上是每个CPU必备的,何况在Windows CE里面也有相应的串口驱动,所以这个蓝牙也不需要特别的驱动。像这样的蓝牙模块方式,在操作上是非常简便的,但缺点也是很明显,就是声音的控制无法统一。因为声音是直接从蓝牙模块发出来的,只要直接接上喇叭即可;看似简单,就是很难和系统CPU的音源统一。也就是说,当系统的音量调到最小甚至静音时,很可能蓝牙声音却是很大的。 模块的另一种连接方式,则不是直接输出模拟音..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1-02 21:49 我的一天 阅读(16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这是敏捷开发智慧敏捷的第三篇。(之一,之二,之三,之四,之五,之六) 缘起甲:“敏捷不应该写架构设计,应该每个迭代都是相同的,才能达到自相似性(这是Ken Shweber说的)。”乙:“如果不写架构设计,很容易返工,早晚还得重来。”甲:“大不了重构,这是敏捷开发重要的实践。”乙:“重构?重构的成本很高的,做几个迭代,后面重构都重构不过来了。”甲:“架构设计写了很容易过度设计,而且在编码的时候还很容易全部推翻重来;。”……这个架构文档要不要写呢?写,为什么?不写,为什么?写,怎么写?不写,怎么不写?为什么敏捷不做架构设计?先把话说绝点,敏捷就是不写架构设计。那为什么不写架构设计?还是为了减少浪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11-02 18:21 我的一天 阅读(621)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