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左支右绌
指力量或能力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出现了问题。
该成语的核心是 “顾此失彼”,强调因资源、能力等有限,无法全面兼顾,导致在应对多个方面的事务时显得被动和吃力。
用法
使用场景:常用于形容个人或组织在处理事务、应对困难、分配资源等方面的窘境。
例:公司同时推进多个项目,资金和人力都严重不足,导致各项工作都左支右绌。
因噎废食
“因噎废食” 指因为吃东西噎住过,就再也不敢进食,比喻因怕出问题或怕惹麻烦,就索性不干某件事。
该成语的核心是 “因小失大”,强调因偶然出现的小问题或暂时的风险,就放弃原本有价值或必要的事情,是一种因噎废食的保守做法。
适用场景:常用于批评那些因遇到局部困难、出现个别问题,就全盘否定、停止整体行动的行为,可用于个人决策、政策制定、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
例:能因为少数人利用网络诈骗,就因噎废食,限制所有正常的网络交易,这会严重影响数字经济发展。
近义词:
因小失大:侧重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与 “因噎废食” 都有 “取舍不当” 的意味,但前者更强调利益得失。
剖腹藏珠:比喻为了保护次要的东西而损害了更重要的东西,程度比 “因噎废食” 更重,带有明显的贬义。
反义词:
迎难而上:指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地去克服,与 “因噎废食” 的逃避态度完全相反。
莫衷一是
“莫衷一是” 指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形容意见分歧,没有统一的看法。
近义词: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见仁见智
反义词:异口同声、众口一词、一针见血
擢拔
“擢拔” 指提拔、选拔人才,通常用于从较低的地位或层级提升到较高的位置。
近义词:提拔、擢升、拔擢、晋升
区别:“擢拔” 更侧重 “选拔” 的动作,强调从底层或普通人群中被选中;“擢升” 更侧重 “晋升” 的结果,强调职位的提升;“提拔” 为通用词,书面语和口语中均可使用,语气较 “擢拔” 更平和。
鞭辟入里
“鞭辟入里” 形容分析、议论十分深刻、透彻,能触及事物的本质。
近义词: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区别:“鞭辟入里” 侧重分析的深度和透彻性,强调深入事物内部;“入木三分” 侧重刻画或议论的深刻程度,可用于形容书法、描写、批评等;“一针见血” 侧重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直击核心,语气更直接。
舍本逐末
“舍本逐末” 指放弃事物的根本和主要方面,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形容做事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关系。
近义词:本末倒置、买椟还珠、轻重倒置
区别:“舍本逐末” 侧重 “主动放弃根本去追次要” 的动作;“本末倒置” 侧重 “把主次关系弄颠倒” 的状态;“买椟还珠” 侧重因看重外在形式而忽略核心价值,带有一定的惋惜意味。
缘木求鱼
“缘木求鱼” 指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方法完全错误,不可能达到目的。
近义词:水中捞月、竹篮打水、南辕北辙
区别:“缘木求鱼” 侧重方法错误导致无法成功;“水中捞月” 侧重目标虚幻,根本无法实现,带有空想意味;“南辕北辙” 侧重行动与目标完全相反,方向上出现偏差。
高屋建瓴
“高屋建瓴” 指从高屋顶上倾倒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也形容眼光远大、见解深刻。
近义词:居高临下、高瞻远瞩、远见卓识
区别:“高屋建瓴” 侧重从高处掌控全局的气势或宏观的视角;“居高临下” 侧重处于高处的优势位置,也可形容态度傲慢;“高瞻远瞩” 侧重眼光长远,能预见未来,更强调 “远见” 而非 “气势”。
纲举目张
“纲举目张” 指提起渔网的总绳,所有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或主要环节,其他相关部分就能随之有序展开。
近义词:提纲挈领、条分缕析、本末倒置(反义词,此处补充以明确差异)
区别:“纲举目张” 侧重 “抓住关键后,次要部分自然理顺” 的动态效果;“提纲挈领” 侧重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核心要点” 的动作,更强调概括性;“条分缕析” 侧重 “有条理地细致分析”,强调分析的条理性,不涉及 “抓关键” 的含义。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