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计算机出身者,Coding路上必读的图书
前沿:
有句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去充实自己的知识广度、深度,
特别是作为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开发者,技术类开发语言不断更新换代,前沿新技术不断,我们更需要每天保持学习,技术更新的步伐~
在技术不断深入学习的同时,不要过于高瞻,而缺少了扎实的基本功底,现推荐Coding路上必读的图书,供学习、记录
1、《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原书第2版》(SICP)
《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原书第2版)》1984年出版,成型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多年使用的一本教材,1996年修订为第2版。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原书第2版)》对于计算机科学的教育计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2版中大部分重要程序设计系统都重新修改并做过测试,包括各种解释器和编译器。作者根据其后十余年的教学实践,还对其他许多细节做了相应的修改。

2、《编译原理》(龙书)
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编译器设计方面的重要主题,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定义和语法制导翻译、运行时刻环境、目标代码生成、代码优化技术、并行性检测以及过程间分析技术,并在相关章节中给出大量的实例。与上一版相比,本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涵盖了编译器开发方面的最新进展。每章中都提供了大量的系统及参考文献。

3、《现代编译原理:C语言描述 》(虎书)
本书全面讲述了现代编译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抽象语法、语义检查、中间代码表示、指令选择、数据流分析、寄存器分配以及运行时系统等。全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编译的基础知识,适用于第一门编译原理课程(一个学期);第二部分是高级主题,包括面向对象语言和函数语言、垃圾收集、循环优化、存储结构优化等,适合于后续课程或研究生教学。

4、《高级编译器设计与实现》(鲸书)
本书首先介绍编译器的结构、符号表管理、中间代码结构、运行时支持等问题,探讨过程内的控制流分析、数据流分析、依赖关系分析和别名分析的各种方法,并介绍一系列的全局优化。接下来,讲述过程间的控制流分析、数据流分析和别名分析,以及程间优化和如何应用过程间信息来改善全局优化。然后,讨论有效利用层次存储系统的优化技术。最后,详细介绍4种商业化编译系统,以提供编译器结构、中间代码设计、优化策略和效果的专门例子。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