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家数字政府规划政策
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关键之年,一揽子推动数字化转型的举措持续加码升级。
“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所在。数字政府建设是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因此,“十四五”期间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数字政府建设,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国家和各地区出台多项政策、报告、标准等指导数字政府建设。
国家政策
1、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总体目标(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8日)
到2025年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数字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数字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发展环境日臻完善。
主要任务
一是建设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建立高效利用的数据要素资源体系,
三是构建释放数字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体系,
四是培育先进安全的数字产业体系,
五是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体系,
六是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
七是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服务体系,
八是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
九是拓展互利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体系,
十是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数字化发展治理体系,并明确了5G创新应用工程等17项重点工程作为落实任务的重要抓手。
2、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
总体目标(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3日)
到2025年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到2025年,与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更加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更加健全,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安全保障、制度规则、数据资源、平台支撑等数字政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政府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取得重要进展,数字政府建设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到2035年,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政府体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备,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数字政府基本建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主要任务
一、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
全面推进政府履职和政务运行数字化转型,统筹推进各行业各领域政务应用系统集约建设、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效能。
(一)强化经济运行大数据监测分析,提升经济调节能力。
(二)大力推行智慧监管,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三)积极推动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提升社会管理能力。
(四)持续优化利企便民数字化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五)强化动态感知和立体防控,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六)加快推进数字机关建设,提升政务运行效能。
(七)推进公开平台智能集约发展,提升政务公开水平。
二、构建数字政府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
(一)强化安全管理责任。
(二)落实安全制度要求。
(三)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四)提高自主可控水平。
三、构建科学规范的数字政府建设制度规则体系
(一)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
(二)创新数字政府建设管理机制。
(三)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四)健全标准规范。
(五)开展试点示范。
四、构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
(一)创新数据管理机制。
(二)深化数据高效共享。
(三)促进数据有序开发利用。
五、构建智能集约的平台支撑体系
(一)强化政务云平台支撑能力。
(二)提升网络平台支撑能力。
(三)加强重点共性应用支撑能力。
六、以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
(一)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二)引领数字社会建设。
(三)营造良好数字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