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

[转]声学心理模型1----静音门槛曲线

静音门槛曲线

 

人的耳朵对声音的感知能力是有限的, 在非常安静的环境下, 也许可以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但是仍然有许多声音是耳朵无法感知的, 这并不是说这些声音就不存在, 它们是存在的,只是我们的耳朵无法感知而已。根据人耳的特性,实验人员经过测试绘制出了下表的曲线。

 

横轴是频率f, 纵轴是临界声压Tq(f), 该曲线描述的人耳朵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感知能力.(这里解释一下什么是声压sound pressure level (SPL)用来描述声音对人耳产生的压力, 是一个评判声音刺激人耳的标准, SPL越大说明需要的刺激越高)

 

Tq(f)的值越大, 说明在该频率下的声音越难被人感知, 只有在f频率下的声压A(f)满足A(f)>=Tq(f)的情况下, 这个频率的声音才可以被人感知。

 

很容易看出低频和高频声音都比较难以被人感知,最容易被人感知的是3kHz—4kHz的声音。

 

 

 

 

 

该曲线可以由非线性方程来逼近

 

 

 

一般来说能被人耳感知的频率是在[10Hz,  20kHz]上. 其他频率的声音人耳是难以感知的. 而在[3kHz, 4kHz]上的声音是最容易被人耳感知的.

 

 

后记

假设我们在频率f0上的声音产生的声压是A0

那么我们就要根据静音门槛曲线去查找f0上的临界声压Tq(f0), 假设其值为Tq0.

现在就要拿A0跟Tq0对比,

如果A0<Tq0, 那么这个声音是无法被感知的. 因为声压比临界声压低.

如果A0>=Tq0 那么该声音可以被感知.

 

f是频率

A(f)是f频率上的实际声压, 是可以变化的

Tq(f)是临界声压, 是不变的

posted @ 2013-09-22 13:05  WELEN  阅读(323)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