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掌通>古代商家的广告范儿
人类的世界已经被广告统治,据“爱信不信”专业机构统计:广告,已遍布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大到覆盖全球的 叔叔,小到一个村里卖鸡蛋的
,都有自己的广告。全球每天有上千万条新的广告诞生,而重复推送的广告数量更是远远超过人类总人数。但,即使在这样的一个广告世界里,商家们仍是举步维艰,感叹自己的广告效应不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看看古代的先辈们都是怎样打广告的吧,或许能得到一些启发呢。
招牌是我国古代社会商业广告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然而就像“捡肥皂”一样 ,“招牌”也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招牌。它其实分为两种形式,“招”和“牌”。
像酱紫的,叫做“招”。
招”,又叫“招子”或者“幌子”。据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幌子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又叫悬帜或布帘。它们有的挑出在房檐上,有的用竹竿挑在树梢头,有的直接挂在竹竿上。
“三碗不过岗”,这个“招”上的内容不仅隐喻了售卖的物品,更功能性的突出了此酒的特性,醇、烈,广告内容简洁有力,十分明了。在电视剧中也更衬托出咱们武松哥哥的英勇气概。
像酱紫的才叫做“牌”。
古装剧中的连锁客栈,几乎每部古装剧中都会出现悦来客栈。图中这种挂在屋檐下的匾额,才叫做牌。
招牌广告在唐五代时只是集中于官府统一管理的市场内,到宋代才遍及城乡,都市商店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招牌名称,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横额、竖牌和挂板等多种形式。
我国商店招幌大约分七种类型: 1.以商店实物为幌子; 2.以实物模型为幌子; 3.以商品的附属物为幌子; 4.含有隐语暗示的物件作为幌子; 5.以灯具为幌子; 6.以旗帘为幌子; 7.以文字牌匾为幌子。
例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卓文君卖酒,就是以含有隐语暗示的物件作为幌子,即在酒店前垒土为垆,安放酒瓮,卖酒的坐在垆边,称为“当垆”,垆即是卖酒的标志。试问美酒当前,美女随俟,谁还走得动呢。
动物、小孩儿、美女,简直是广告的标配,它们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抓住不同人群的眼球。
怎么样,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些许启发了呢?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人人都网购了,你还指望靠线下方式坐等客户上门?
别逗了,还是关注“易商拍档”吧,免费为你搭建微信商城!商品展示、营销推广、智能收款、数据分析,你需要的一切都在这里,大量客户也在这里等着你。
目前该公司也在快速发展阶段(我的微信号yswifi18565731781),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一下看看,或者可以电话联系我:0755-23720162
对于具体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谁也说不清楚,如果谁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跟我交流。
手机微信关注“易商拍档”,注册即送价值5600元的壹掌通名额一个,可免费搭建微官网,还可变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