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程序猿 ——《不是书评 :<我是一只IT小小鸟>》有感

  读了刘未鹏先生的文章《不是书评 :<我是一只IT小小鸟>》,产生了诸多共鸣,更明白了不少道理。

  首先是一个很平常的现象,进度条效应,在操作移动终端上的软件时,如果没有进度条,人们便无法对软件的执行效率进行评判,于是出于心理压迫,不得不对软件进行不停地退出进入操作,我称之为“掌控心理”。我相信无论是什么人,都希望能把身边的事物纳入自己的掌控中,然而一旦事物表现出脱离掌控或者无法掌控的迹象,人类就会对其失去兴趣,更甚者会对其进行破坏。折射到我们自身,我们对自己未来的选择何尝不是这样:

    1.大部分人都喜欢做自己感兴趣或者易掌控的事,因为这样更容易获取成就感,但也有一类人,他们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依靠自己超凡的毅力从事一些困难或者并没有什么兴趣的工作。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后者比前者更容易成功;

    2.从事一项事业并不是一味的坚持就一定成功,也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刘先生在文中提到可以把一个远大的目标分成很多段来分步实现,这样你就能对你的事业有一个大致的估计,每完成一个小阶段你就距离大目标更近了一步,类似于“进度条效应”,能看到成效才能让人更好的工作下去;

    3.你还要善于、勇于抓住机遇,不要怕别人的否认,能获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帮助自己进步才是真理;

    4.上面提到自信,但是不能自负,对自己做的事自信,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要经常自省,要知道前期的一点小BUG会伴随着程序开发越来越麻烦。

  作为一个大三下学期的学生,眼下正处于考研和就业的岔路口,开学前,我给家人朋友的答复是我要考研,然而不幸的是在考研楼坐了两天之后,我发现这不是我的路,于是果断放下高数课本回到了图书馆从事编程工作。曾有前辈问我你喜欢开发吗,它对你意味着什么,我说“喜欢,在程序里我是王!”。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必然会有所计划,至今,我已熟练掌握了C语言,学会了C++,JAVA;计划:

    1.大三期间专心从事Android开发,或许这就是很长一段时间的营生了;

    2.对算法的学习不能懈怠,每天一个简单算法,积少成多;

    3.未来的一周内抽时间阅读完《软件工程——构建之法》,了解软件的健壮生成以及团队运作。

  文章中有很多令人深省的句子,特摘抄于下:

    1.区别他们的并不是兴趣的有无,而是他们的性格里面有没有维持兴趣的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

    2.我想最常见的应该是两个原因:1. 如果被批评了自尊心会受到打击。2.认为问了也问不出特别的信息。然而事实却是相反:1. 自尊心受到打击算不上实质性的损失。2. 你想不出能问出什么特别的信息并不代表就真的问不到重要的信息。别把不知道当成没有。

    3.作为程序员,相信没有人不知道能修改自身的程序,而能修改自身的程序的前提就是,首先这个程序必须有法子能够指向自身。

posted @ 2016-03-11 16:05  仝威  阅读(22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