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转轻量级异地多活实践:架构优化与挑战分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服务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单机房部署模式面临着系统性风险和高可用挑战。转转,作为一家中型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本文基于转转架构部负责人杜云杰的PPT内容,深入分析了转转在轻量级异地多活实践中的架构优化和面临的挑战。

背景概述
2023年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是不太平的一年,多个大型故障事件提醒我们,即使是主机房高可用架构也存在着系统性风险。转转作为一家拥有千台级服务器、中型规模的公司,采用单机房部署模式,存在着离线备份方式导致异地恢复时间不可控的问题。

目标设定
转转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可接受的成本内,实现半天内服务恢复。这一目标要求架构优化方案不仅要高效,还要经济实用。

业内调研与挑战
在探索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转转对业内现有方案进行了调研,发现存在几个主要问题:跨机房调用时延成本高、中间件和业务改造成本大、资源成本高以及架构复杂度高导致研发理解成本大。

转转的解决方案
转转提出了一种低时延、低成本、架构简单且易于研发理解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DB方案(MySQL、Redis)和域名方案,主要通过断网、切主、漂移等步骤实现。在发生机房级故障时,通过申请云上弹性资源、恢复基建服务、恢复业务服务和切流量等操作来快速恢复服务。

演练过程与效果
转转通过实际演练验证了其方案的可行性。演练过程包括断网、验证主机房状态、切主(DB、Redis、域名、ZK等)、验证从机房状态、恢复业务DB和服务以及销毁并恢复至初始态等步骤。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够在30分钟内仅用12台机器完成服务恢复,显著提升了服务的高可用性。

总结与展望
转转的实践表明,没有最好的架构,只有更合适的架构。面对未来,转转计划进行常态化演练,以实现基建服务恢复达到10分钟内的目标,并计划接入业务从库和延迟不敏感性服务。

风险点与未来挑战
尽管转转的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风险点,如弹性资源保障和DB恢复速度。这些风险点需要在未来得到重点关注和解决。

结语
转转的轻量级异地多活实践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保证服务高可用性的同时,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转转的架构优化方案和未来规划无疑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posted @ 2025-02-27 11:43  春分十里敲代码  阅读(4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