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缩小意想空间让自己专注

08:10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鲁迅

昨晚从客户现场下班的路上,发现自己内心存在一种充实。这种充实感并不是我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而是换了一种心态去做平常一样的事情,虽然还回了一下自己公司加加班,但我是真切地感受到我当下做的事情是一步步在靠近问题,以及尽量发挥自己的一点点价值。哪怕一点点,也会让我整天工作甚至加班都觉得是充实的,这种人生所追求的感受,我不能放弃去思考,这不正是幸福感的点滴吗?

 

客户的环境并不太好,至少跟自己公司比会少了一种亲切和熟悉感。环境的沉闷和压抑让我多次走出办公室去透透气,并向何太表述了她们同行办公环境现状。何太也很坦然地告诉我表示高大上永远只是表面,也提醒我千万不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带进那种局限思维。周末的一些反思以及何太的一些提醒让我想起了许多以前抄写过的一些观念,例如不要被环境所影响当前做事情的主要目的。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很清楚,我并不确定能不能输出自己的价值,但不尝试怎么知道前面的路该怎么走呢。走下去的这一步是踏实的,哪怕被拒绝了,也是一种让自己清晰地实在。我之所以时常会有一种悬空感,是因为我一直停留在想象之中, 想象这是可行的,想象这是正确的,哪怕理论上是正确的,没有人愿意买单 ,自己也就没有一点价值了。这种纯粹的自娱自乐游戏,玩久了,自己当然也会心虚,哪怕我看再多的书也只是在浪费时间。现在我最大的问题是,学到的东西范围反而让自己意想的空间成正比去增长。换个说法,学到越多,越觉得自己懂得越多,越让自己的欲望膨胀,也就越无法专注。这就是为什么我什么事都想做,但什么事都会做不好的原因。心之大已经让自己容不下眼前的各种小事了,而满足感和充实感都是从小事中来。我自己学了那么多还不是为了让自己更接地气地专注工作和生活吗。那只能证明自己学得真的并不足够多,没有其它解释了。

 

不过分喜悦,不过分悲伤。我可以借助历史让自己知道什么叫知足,也可以借助未来让自己保持一点点期待。主要还是平衡,视野的扩展是用来缩小自己意想的空间,更能让小事小物聚焦在自己的眼前,也更能做好事情和摆正生活的态度。

posted @ 2019-12-24 21:01  wc的一些事一些情  阅读(14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