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
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IP地址是四个十进制数组成的,相当于32位二进制。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表示,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例:点分十进IP地址(100.4.5.6),实际上是32位二进制数(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ip地址后面斜杠加具体数字是一种用CIDR(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Classless and Subnet AddressExtensions and Supernetting))的形式表示的一个网段,或者说子网。
ip地址后面的斜杠24表示掩码位是24位的,即用32位二进制表示的子网掩码中有连续的24个“1”: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将其转化为十进制,就是:255.255.255.0了。
我们知道确定一个子网需要知道主机地址和子网掩码,但用CIDR的形式,可以简单得到两个数值。举例说吧,192.168.0.0/24”就表示,这个网段的IP地址从192.168.0.1开始,到192.168.0.254结束(192.168.0.0和192.168.0.255有特殊含义,不能用作IP地址);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上面的子网掩码怎么来的呢?其实关键就在“24”上。我们知道IP地址是四个十进制数组成的,相当于32位二进制。用CIDR表示形式,后一个数字将这32位进行了间隔(以24为例):前24位用"1"表示,后面8位用0表示,得到一个二进制数: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将其转化为十进制,就是:255.255.255.0了。
当我们看到一个IP地址后面跟着/16,比如135.122.0.0/16时,实际上是在表示该IP地址属于一个特定的子网,/16是指该子网的子网掩码长度,具体来说,就是该子网使用了16位来定义网络部分,剩余的16位用于定义主机部分。
简单来说,子网掩码255.255.0.0意味着网络的前两个字节(即135.122)用于标识网络,而第三个字节(0.0)可以用于标识网络内的不同主机。这表示135.122.0.0/16所定义的子网包括了从135.122.0.1到135.122.255.254的全部主机地址。值得注意的是,135.122.0.0和135.122.255.255这两个地址被保留作为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不会分配给具体的主机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16这样的子网掩码长度意味着网络规模较大,可以包含多达65534台主机(2^16-2),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环境。同时,这样的划分有助于合理分配IP地址,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总结起来,135.122.0.0/16表示该IP地址属于一个使用了16位子网掩码的子网,即255.255.0.0。这种划分方式有助于实现网络的有效管理和地址分配,是现代网络规划和配置中常用的策略之一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