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队列
总结
一、什么是队列?
1.先进者先出,这就是典型的“队列”结构。
2.支持两个操作:入队enqueue(),放一个数据到队尾;出队dequeue(),从队头取一个元素。
3.所以,和栈一样,队列也是一种操作受限的线性表。
二、如何实现队列?
1.队列API
public interface Queue<T> {
public void enqueue(T item); //入队
public T dequeue(); //出队
public int size(); //统计元素数量
public boolean isNull(); //是否为空
}
2.数组实现(顺序队列):见下一条留言
3.链表实现(链式队列):见下一条留言
4.循环队列(基于数组):见下一条留言
三、队列有哪些常见的应用?
1.阻塞队列
1)在队列的基础上增加阻塞操作,就成了阻塞队列。
2)阻塞队列就是在队列为空的时候,从队头取数据会被阻塞,因为此时还没有数据可取,直到队列中有了数据才能返回;如果队列已经满了,那么插入数据的操作就会被阻塞,直到队列中有空闲位置后再插入数据,然后在返回。
3)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这就是一个“生产者-消费者模型”。这种基于阻塞队列实现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可以有效地协调生产和消费的速度。当“生产者”生产数据的速度过快,“消费者”来不及消费时,存储数据的队列很快就会满了,这时生产者就阻塞等待,直到“消费者”消费了数据,“生产者”才会被唤醒继续生产。不仅如此,基于阻塞队列,我们还可以通过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个数,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比如配置几个消费者,来应对一个生产者。
2.并发队列
1)在多线程的情况下,会有多个线程同时操作队列,这时就会存在线程安全问题。能够有效解决线程安全问题的队列就称为并发队列。
2)并发队列简单的实现就是在enqueue()、dequeue()方法上加锁,但是锁粒度大并发度会比较低,同一时刻仅允许一个存或取操作。
3)实际上,基于数组的循环队列利用CAS原子操作,可以实现非常高效的并发队列。这也是循环队列比链式队列应用更加广泛的原因。
3.线程池资源枯竭是的处理
在资源有限的场景,当没有空闲资源时,基本上都可以通过“队列”这种数据结构来实现请求排队。
#链表实现队列 class Node(object): def __init__(self,item,next=None): self.item = item self.next = next class QueueError(ValueError): def __init__(self,text): print(text) class Queu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head = None self.tail = None def isEmpty(self): return self.head == None def enqueue(self,e): p = Node(e) if self.isEmpty(): self.head = self.tail = p self.tail.next =p self.tail = self.tail.next def delqueue(self): if self.isEmpty(): raise QueueError("no value") e = self.head.item self.head = self.head.next return e def top(self): if self.isEmpty(): raise QueueError("no value") return self.head.item if __name__ == "__main__": q = Queue() q.enqueue("1") q.enqueue("2") q.delqueue() print(q.top())
#list实现队列 class Node(object): def __init__(self,item,next=None): self.item = item self.next = next class QueueError(ValueError): def __init__(self,text): print(text) class Queue(object): def __init__(self,size): self.size = size#数组长度 self.queue = []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tr(self.queue) def is_full(self): if len(self.queue) == self.size: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def isEmpty(self): if len(self.queue) == 0: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def enqueue(self,n): if self.is_full(): return -1 self.queue.append(n) def delqueue(self): if self.isEmpty(): return -1 head = self.queue[0] self.queue.remove(head) return head def top(self): if self.isEmpty(): return -1 head = self.queue[0] return head def getsize(self): return len(self.queue) if __name__ == "__main__": q = Queue(5) q.enqueue("1") q.enqueue("2") q.delqueue() print(q.top()) """ 从细节上看,Python中的列表是由对其它对象的引用组成的连续数组。指向这个数组的指针及其长度被保存在一个列表头结构中。 这意味着,每次添加或删除一个元素时,由引用组成的数组需要该标大小(重新分配)。 幸运的是,Python在创建这些数组时采用了指数分配,所以并不是每次操作都需要改变数组的大小。 但是,也因为这个原因添加或取出元素的平摊复杂度较低。 不幸的是,在普通链表上“代价很小”的其它一些操作在Python中计算复杂度相对过高。 利用 list.insert方法在任意位置插入一个元素——复杂度O(N) 利用 list.delete或del删除一个元素——复杂度O(N) 列表的算法效率 可以采用时间复杂度来衡量: index() O(1) append O(1) pop() O(1) pop(i) O(n) insert(i,item) O(n) del operator O(n) iteration O(n) contains(in) O(n) get slice[x:y] O(k) del slice O(n) set slice O(n+k) reverse O(n) concatenate O(k) sort O(nlogn) multiply O(nk) O括号里面的值越大代表效率越低 列表和元组 列表和元组的区别是显然的: 列表是动态的,其大小可以该标 (重新分配); 而元组是不可变的,一旦创建就不能修改。 list和tuple在c实现上是很相似的,对于元素数量大的时候, 都是一个数组指针,指针指向相应的对象,找不到tuple比list快的理由。 但对于小对象来说,tuple会有一个对象池,所以小的、重复的使用tuple还有益处的。 为什么要有tuple,还有很多的合理性。 实际情况中的确也有不少大小固定的列表结构,例如二维地理坐标等; 另外tuple也给元素天然地赋予了只读属性。 """
""" 队列的存储结构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循环队列。循环队列包括两个指针, front 指针指向队头元素, rear 指针指向队尾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队列为空的判断条件是: front == rear 队列满的判断条件是: (rear+1)%maxsize == front 队列长度的计算公式: (rear-front+maxsize)%maxsize """ class SqQueue(object): def __init__(self,maxsize): self.queue = [None]*maxsize self.maxsize = maxsize self.front = self.rear = 0 def queueLength(self): return (self.rear - self.front +self.maxsize)% self.maxsize def isfull(self): return (self.rear+1)%self.maxsize == self.front def isempty(self): return self.rear == self.front def enqueue(self,e): if self.isfull(): print("queue is full") else: self.queue[self.rear] = e self.rear = (self.rear+1)%self.maxsize def delqueue(self): if self.isempty(): print("queue is empty") else: data = self.queue[self.front] #设为None,方便遍历 self.queue[self.front] =None self.front = (self.front +1)%self.maxsize return data def showQueue(self): for i in range(self.maxsize): print(self.queue[i]) if __name__ == "__main__": q = SqQueue(5) q.enqueue(1) q.enqueue(2) q.enqueue(3) q.enqueue(4) print(q.delqueue()) q.enqueue(5) q.delqueue() print("----------") q.enqueue(6) q.showQueue() """ 1 ---------- 6 None 3 4 5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