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壹佰度>>系列[一]
读书笔记之<<壹佰度>>系列[一]
当当链接: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742312&ref=search-1-A
摘:”壹”,专注,极致,所以领先
[2010.06.01] 时起再次翻起这本百度的员工小册感觉到很沉重,因为: 我恨我自己为什么当初看过来只觉当初学习到很多,但时间长了,在做事做人上仍然没有长进.当我再一次翻开时:
Ø 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
从字面上不难理解这句很朴实的话的含意,当然看后手册里面的小故事也很容易理解.但是我想说的是现实中程序员有太多的无奈.在我接触的为数不多的程序员中,我总结了有这么几类程序员: 第一: 为高薪二字积极的投身到软件开发队伍中[擅长自己的工作,但并非真正喜欢];第二: 当初是完全出于喜欢二字,但是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中抉择错误[我感觉每天我们都站在十字路口等待我们抉择该何去何从,不是吗?]造成现在变得无可奈何.面对第一类我个人是很害怕和他们一起合作.原因有二点: 1.[公司角度] 这类型程序员确实他们非常喜欢Code但是这类员工非常不稳定如果公司工资一旦给的低了或者出现另一高薪产业模式,他们会心不在焉的以低标准衡量工作,甚至毫无征兆的跳槽或转行直接从骨干岗位消失. 2. [个人角度] 哎! 无奈啊! 合作的时间长了,你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不可否认你也可以影响他们[好像不太可能],人嘛,总是相互影响的.第二类: 在我所接触的程序当中,有个很无奈的程序员,他当初大学专业也不是计算机专业,但是出于爱好投身到软件行业,并且在毕业时,提前被企业录取,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是在后来没有做详细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直接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公司要求你什么都懂点[PS,CS,前台,后台…]总之:一句话就是:公司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鼠目寸光],最好你一个人就能做一个项目[典型的中国式软件作坊].我朋友也就一步步被引到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不会的地步[无可奈何].而如今他和谈起,总是叹气! 我呢! 时常被老板叫去说:[原话: 如果想作为一个项目管理,那么你就要什么都知道点,且无论前台还是后台都要知道,这样才能出了问题,你一过来就可以解决,公司才信服你.] 每每还列举一些例子如说他朋友怎么怎么地…,后面还补充一句:当然我也不是要你们样样精通. [废话] 而我呢! 总是说我不喜欢,而他呢! 一直以不喜欢为由,在开导我,殊不知:问题出在他的要求和我的职业规划出现了矛盾,但是我想这些没必要点破,我们总不能将希望全部压在一个也是刚刚创业的老板上吧! 渴望他是圣人吗? NO! 当然: 我们用辩证法看待的话老板是没错的一切以公司利益为先.我认为: 错就错在 1. 如果让不喜欢这事的人,去做他不擅长的事,我想首先: 公司即将会失去这名员工,因为但凡不是单纯为钱的程序员,不会这样任其摆布.其次: 作为管理者应该明白公司和员工之间不单纯是雇佣关系,更是合作关系,既然是合作就要最大限度上让双方共赢. 而不是把员工当成我付你钱,你就要为我努力干活,那不是天方夜谭那是什么呢!然后: 当然如果你所在实在确人手,非要赶鸭子上架,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无奈],但是在遇到这种情况之前,你要先分析下局势,这是暂时的,还是压根老板就想让你把这份活也做了,多面手呗! 自己正确的把握下,我想从利弊的取舍角度上应该不会偏离你的总体方向. 哎! 目前笔者也在和这些作坊主在周旋中.[认识自己]
Ø 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
摘: 认准了就去做讲的是: 判断力和执行力,要正确的判断形势和机会,一旦看准了就要付诸行动,患得患失只能坐失良机;不跟风,不动摇,讲的是远见和定力,不为眼前利益所动,不因一时困难变节的人缺很少,所以多数人的成功却都是昙花一现的.
当我再次读到这里时,仍然着实佩服李老师在当时国内举国皆搞无线增值业务时,仍可以掌好百度的航向。我想目前我们站在了PC应用到移动终端 Mobile转型, 苹果Ipard平板手机的推出,谷歌和苹果在移动市场的正面交锋已经在引领世界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我们作为一线程序员,在观察市场动态的情况下,关注自己职业发展方向,如何不偏离未来技术应用。
自我WSTO分析: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过后.我想我目前比较实际的是:在开发一些基础系统应用的平台下,深入学习Asp.net控件开发,这样我的铺的战略面会更广,什么OOP、OOD、AOP思想的应用也可以逐渐成熟,如果转到手机终端,那么封装的业务和技术的组件也可以实现重复利用,节省开发成本,同时也可以更加深入体会美国商业模式下的技术创新和变革,怎么说呢? 我只有每天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才可以由小菜到CTO的蜕变.[认准了,就去做,不动摇,不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