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生命周期、实现方式、start()和run()的区别!

1.线程的生命周期

要想实现多线程,必须在主线程中创建新的线程对象。Java语言使用Thread类及其子类的对象来表示线程,在它的

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中通常要经历如下的五种状态:
 新建:当一个Thread类或其子类的对象被声明并创建时,新生的线程对象处于新建状态
 就绪:处于新建状态的线程被start()后,将进入线程队列等待CPU时间片,此时它已具备了运行的条件
 运行:当就绪的线程被调度并获得处理器资源时,便进入运行状态,run()方法定义了线程的操作和功能
 阻塞: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被人为挂起或执行输入输出操作时,让出CPU并临时中止自己的执行,进入阻塞状态
 死亡:线程完成了它的全部工作或线程被提前强制性地中止 

2.创建线程的两种方式
(1)继承Thread类

    1) 定义子类继承Thread类。

    2) 子类中重写Thread类中的run方法。

    3) 创建Thread子类对象,即创建了线程对象。

    4) 调用线程对象start方法:启动线程,调用run方法。

(2)实现Runnable接口

    1)定义子类,实现Runnable接口。

    2)子类中重写Runnable接口中的run方法。

    3)通过Thread类含参构造器创建线程对象。

    4)将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作为实际参数传递给Thread类的构造方法中。

    5)调用Thread类的start方法:开启线程,调用Runnable子类接口的run方法。

两种实现方式的区别:

    ①继承Thread:  线程代码存放Thread子类run方法中。

    ②实现Runnable:线程代码存在接口的子类的run方法。

3.多线程程序的优点

    1.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对图形化界面更有意义,可增强用户体验。
    2.提高计算机系统CPU的利用率
    3.改善程序结构。将既长又复杂的进程分为多个线程,独立运行,利于理解和修改

4.线程中run()和start()的区别

    1.run();  只是调用了一个普通方法,并没有启动另一个线程,程序还是会按照顺序执行相应的代码。

    2.start();  则表示,重新开启一个线程,不必等待其他线程运行完,只要得到cup就可以运行该线程。

  比如:

<pre name="code" class="java">public class 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 =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pong();  
            }  
        };  
        t.start();  
//        t.run();
        System.out.print("ping");  
    }  
    static void pong() {  
        System.out.print("pong");  
    }
}

结果:

pingpong

  

public class 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 =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pong();  
            }  
        };  
 //       t.start();  
          t.run();
        System.out.print("ping");  
    }  
    static void pong() {  
        System.out.print("pong");  
    }
}

结果是:

pongping

  

posted @ 2018-10-31 14:07  Java-live-begin  阅读(110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