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架构师的路上

 

2010-10-22

1 oracle物理读、逻辑读。

第一次表时,表的数据块是第一次被读取到,读取以后被oracle的加载到buffer中,也就是缓存到SGA的buffer cache中,这个过程是从数据库的物理地址进行读取,读取后加载到内存中,从而这个过程就是我理解的物理读。

第二次我们执行语句的时候,不需要去进行物理读了,在buffer中已经缓存了这块数据,我们当然就没有必要去读物理磁盘了,从性能上来说,这是很耗时的。 所以直接从buffer里读就可以了, 既然是从buffer里读,我们就不是一个真实的读了,所以叫做逻辑读。

2 修改用户密码

  alter user 用户 identified by 密码;

3 用户解锁

  alter user 用户 account unlock;

4 执行计划

  explain  plan for SQL语句;

5 高水位线

在Oracle数据的存储中,可以把存储空间想象为一个水库,数据想象为水库中的水。水库中的水的位置有一条线叫做水位线,在Oracle中,这条线被称为高水位线(High-warter mark, HWM)。在数据库表刚建立的时候,由于没有任何数据,所以这个时候水位线是空的,也就是说HWM为最低值。当插入了数据以后,高水位线就会上涨,但是这里也有一个特性,就是如果你采用delete语句删除数据的话,数据虽然被删除了,但是高水位线却没有降低,还是你刚才删除数据以前那么高的水位。也就是说,这条高水位线在日常的增删操作中只会上涨,不会下跌。

6 建立索引

CREATE INDEX 索引名称 ON 表名(列名) ......;

posted on 2010-10-22 14:48  行走在架构师的路上  阅读(140)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