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力 - 刘澜老师的得到专栏

以下是我在看的过程中的一些笔记记录,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感兴趣建议阅读原专栏,关键的不是看做了什么笔记,而是看给自己的行为带来多大的改变。

何为优秀的学习者

学习者的分类

学习者分为四类,划分的依据是如何使用时间:

  1. 生产型学习者:将时间用来生产,比如说工作,大部分都是低水平的重复劳动
  2. 消费型学习者:将时间用来开销,比如说购买,享受的是当下的快感
  3. 投资型学习者:将时间用来投资,比如说读书、学习,这个是投资自己的未来
  4. 浪费型学习者:浪费常常伴随着其它,就是感觉做了但实际没做,比如说购买,购买了专栏和书,但是一直没有去学习,这就是浪费

最好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投资型学习者,那投资型学习者的特点是什么呢?有四点:

  1. 终身学习者:长度,活到老,学到老。
  2. 全身学习者:宽度,生活中的全方面学习。
  3. 学以致用:温度,知识和实际连起来,用在工作和生活中。
  4. 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力度,直到本质。这个让我想起了吴军老师的话,有些人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问题;但有的人,解决了一个问题是解决了一类问题,这就是区别。

从这个小节,我可以怎么用呢?其实就是发现自己什么类型的学习者,思考一下自己应该如何改进呢?我个人感觉出了第三个,剩下的我都占了,重复性劳动,每天的工作,大部分都是 crud,简单的重复;购买了很多专栏和书,看了的有多少呢?学习了之后,能用起来的又有多少呢?自己好像还真的比较差劲,以为购买了就是投资自己,却忘了真正的投资不仅仅是购买的这一动作,反而是在购买之后的一系列动作

好的学习方法的本质

好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如何学的快,学的深,记得牢,很大程度上都是学习方法所导致的,所以好的学习方法应该都有一定的共性,作者总结出来的共性是什么呢?

学习力的五项修炼:

  1. 反学习:小孩子是一张白纸,所以加法学习很重要,而成年人更多的时候需要做减法,删除已经过时的知识。
  2. 参考答案思维方式:所有的学习都只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也就是知识你要参考着看,而不要当成真理。
  3. 聚焦:学得少,学的深。
  4. 模式化学习:学习事物的本质,如何发现表层知识下的本质,这很重要,也很难发现。
  5. 深层迁移:把一种情境中的知识应用到另外一个情境。这个给我的感觉其实就是发现情境的本质,只有理解事务的本质已经情境的本质,才能做到迁移吧。

其实让我总结的话就是减法学习,不要把接触到的知识当做真理,寻找知识的本质,基本就这这些了。

反学习

反学习要做的是什么

专栏中提到反学习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比如说有确定答案的问题,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如果回答不是,那就错了,改正,这是最简单的反学习;另外一种就是思维模式的反学习,比如说人际交往中,夸赞和批评往往没有有效的反馈更有作用。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高级反学习,还比如我在另外一个地方看到的,就是到了社会我们应该抛弃木桶短板效应,而应该将我们的长处发挥到极致,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但是我好像没有做到,这个涉及下面提到的 10 个学习上的坏习惯。

  1. 标准答案思维方式,一直在寻找标准答案,但是很多时候并没有标准答案,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2. 缺乏学习的规划,不擅长管理自己的学习。
  3. 期待老师或专家提供答案,而不是把老师和专家当作合作的伙伴。
  4. 碎片化学习,虽然读了一些书,学了一些知识,但是没有在书和书之间、课与课之间产生联系,也就是说知识的碎片。
  5. 学而不用。好像学了很多东西,但是生活和工作毫无变化。
  6. 习惯一个人学习,很少和其他人讨论学习。
  7. 学习的方式是被动式学习,比如读书的时候不会拿个笔记录,划重点,写感想。
  8. 学习上害怕出错,认为出错是学习不好的表现。
  9. 注重结果,而非过程。容易忽视过程,忽视内在成长。
  10. 学习上追求全面发展,弥补短板。

以上10个我重新拍了下序,根据我认为我自己不好的习惯排序,从上而下,依次减轻。

额外说一句就是很多问题都是应试教育以及填鸭式教育带给我们的,所以我们需要去戒除不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最重要的四个坏习惯

刘澜老师说了四个最重要的坏习惯,也就是标准答案思维模式、弥补短板、碎片化学习和学而不用。标准答案思维模式危害最大,这个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最大的危害,上学期间我们所接受的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标准答案,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思维呀。有些问题是有的,但是更多的是没有的,需要我们自己去经历,自己去回答,所以我们学习应该带着怀疑,探讨的精神去,而不是当一个乖宝宝,说啥就是啥。

弥补短板还能从二八法则这个角度来分析,这个确实比较独特,一个人一生中能用到用到的重要的东西只有所学习的百分之二十,我们应该用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百分之二十来让自己的其它能力达到平均水平。

碎片化学习说的是我们的知识碎片,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这个也是我很早就发现但是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思维导图或许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向。

学而不用或许并不是我们不想用,而是我们在用的时候想不到,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学透彻。

那如何改变的?改变坏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好习惯代替他们,所以我们要聚焦知识,要建立模式化学习的心习惯,要深层次的迁移知识,后面就是针对每一个坏习惯来找到解决方案。

刘澜老师说的对,我们应该带着怀疑来学习,所以在看刘澜老师专栏的时候,也应该怀疑,而不可全信,怀疑从当下做起。

参考答案思维方式

建立参考答案思维方式

建立参考答案思维方式就是破除标准答案思维方式,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答案掌握在专家等权威人士手中,我们学习的就是参考答案。推翻标准答案思维方式就是认为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参考答案,专家掌握的参考答案可能更值得学习,我们要通过参考答案,得出自己的参考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这些。

刘澜老师给出的答案就是看情况,看情况深入的两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和怎么做。那对我的启发是什么呢?就是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多问问这对我有什么用呢?如果没用,那就简单看看,如果有用,那具体什么作用呢?深入思考一下吧。对于没用的感兴趣的喜欢就好,人生本来就是让自己过的开心和舒服。

什么样的理论最实用

刘澜老师从三个角度来分析理论,分别是一般性、简单性和准确性,一般性可以理解为通用性,这三个条件是很难同时满足的,就比如计算机中的 CAP 理论,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在目前阶段做不到同时满足。刘澜老师把通用性放在时钟的12位置,简单性放在8位置,准确性放在4的位置,最后得出来最实用的理论是10点钟理论,也就是满足通用性和简单性的理论最好,所以我们要学习的是10点钟理论。

这个10点钟理论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但不是全部的情况,用上一讲的答案就是看情况,看我们要做什么,比如人生的意义这个理论答案,大多数人给出的都是模糊的、通用的,绝对做不到对每一个人都适用,这个答案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在具体的情况取具体的分析。

策略一:学会分类

养成参考答案思维方式的第一个工具就是学会分类,这个有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读书,很多书籍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所讲的道理和方法都是那一个个人或者团队的,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所以给出来的答案都是参考答案,而不是标准答案。

刘澜老师提出来了洞见分类,洞见分类其实就是按照本质分类,比如说领导鼓励员工,要根据员工处在哪一层的追求上,通常情况下人处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其中一个或几个,针对于不同的追求可以提供不同的激励方案。所以洞见分类的本质就是找到核心区别,而不是表面的区别,比如说年龄、性别、学历等等。

有一个课后思考是把订阅了专栏的用户分类,我的分类如下:第一种是缓解焦虑者;第二种是看客;第三种是学而使用者。洞见分类的目的就是要找到特定情况下的特定答案。

策略二:找到好的参考答案

如何找到好的参考答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看情况。看情况-分类-找到适合自己情境下的参考答案。

专栏中有一个例子觉得非常好,那就是如何回答二选一的问题呢?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误导性,很多时候两个答案并不是对立的,比如专栏中的问题是你是更愿意跟比你能力强的人共事,还是更愿意跟需要你的人一起共事?那针对这个问题好的参考答案是什么?听听刘澜老师孩子的回答:如果是小公司,我就选择跟需要我的人共事。如果是大公司,我就选择跟能力强的人共事。他接着解释:小公司人少,需要每个人都发挥作用,所以我需要被需要……这就是看情况了,就是一个好的参考答案。另外一个好的参考答案就是为什么我不能两个都要呢?毕竟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所以和人共事,就要即做出贡献,也要向他人学习。这是一个更通用的参考答案,针对于上面的问题。

面对一个二选一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从两个选项当中选一个,都不是好答案。

“不要二选一”该怎么做?参考答案之一就是看情况。界定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下选择一种参考答案,另外一种情况下选择另外一种参考答案?另外一个参考答案就是我可以两个都要吗?毕竟很少有答案是对立的选择。

策略三:互动式学习

根据学习的效果(大脑的投入程度)将学习分了四类,分别是被动式学习、主动式学习、构建式学习以及互动式学习,区别是被动式学习就是老师讲,你听,或者读书,不加思考;主动式学习就是我会主动提出自己不理解的,看书会画一画等;构建式学习就是根据老师讲的,书中说的,想一想自己的答案是什么,发散性思维;互动式学习在构建式学习的基础上,拿着自己的参考答案去和别人的参考答案进行讨论。从学习效果来看,互动式学习的效果最佳。和平常我理解的互动式学习差别挺大,我平常理解的就是两个人有沟通就是互动式学习,发现并不是,互动式学习需要的是自己产生参考答案,如果自己没有答案,去询问别人,那只能算主动学习。

互动式学习的本质并不是两个人的互动,而是两个参考答案之间的互动。

如何互动式学习呢?三个工具:第一个是守破离,守卫自己的观点;打破别人的观点;脱离原来的观点,找到更好的参考答案;这个工具首先要有自己的观点,这很重要。第二个工具就是事前建构,独立思考,比如说在读书学习的时候,遇到问题先想一想自己的答案,有了自己的参考答案之后再去和别人的参考答案进行比对交流;第二个工具是单人互动,单人互动刘澜老师举的例子是部门周会,可以先想想如果自己是部门负责人,会怎么总结和主持周会,然后再去听部门负责人怎么总结的,其实和事前建构有相似之处。三个工具并非是对立的,所以可以看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工具,工具的目的就是让你变得更好。

策略四:反过来想

反过来想可以让自己的参考答案更加全面,符合自己。反过来想有三个方法,分别是对立式思考、互补式思考以及因果颠倒思考。说一说刘澜老师举的例子吧,对立式的例子是末位淘汰机制和首位淘汰机制,末位淘汰机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绩效最差的被淘汰,但是首位又是为什么呢?这个考虑的角度是如果一个人优秀到部门公司离不开他,那就需要想办法淘汰他,因为一个部门和公司需要的是团体,而不是一个人撑起一片天。互补式思考的例子是投资家的赚钱思路,不仅仅考虑赚钱,还应该考虑如何避免赔钱。因果颠倒比较有意思,说的是你常常看到的因果可能是相反的,书中的例子是 CEO 领导有方,所以公司发展很好。

下面说一说我如何看,其实在我看到对立式和互补式的时候,没有太明显的区别,所以我自己来看看吧。对立式就是这个为什么对,那另外一个为什么错呢?比如同样的方法,为什么放在这个场景就是对,另外一个场景就是错呢?可以考虑一下自认为对的参考答案是不是在另一个场景下就是错的呢?互补式我的思路是一道题目可以这么解,那换一种思路可以解开吗?这个道理这么说是对的,那为什么另外一种也是对的呢,这个和前面说的互动式学习有点像。最后因果我的例子是我们经常夸赞一个人,感觉这个人好聪明,学习东西快,好博学呀。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博学,找到了互通性,所以显得聪明呢?有的时候不能只看表面,怀着交流的态度做事情,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策略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本篇专栏的重点在于过程,主要说的是以结果导向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关注于过程。比如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一般是产生了好的影响和不好的影响,我们要学习好影响的过程,从不好影响的过程中得到教训,这真的对吗?其实不然,专栏提到的两个公式我比较感兴趣,成功=能力+运气,巨大的成功=多一点点能力+多很多运气,从这里面看运气的成分占大头的,当然并不是能力不重要,没有能力,连入场都做不到吧。

所以注重过程的第一点就是结果具有误导性,所以我们要注重过程。过程才是能力的核心,就比如程序员背八股文,这就是关注结果,而不是过程,并不是反对八股文,而是对于八股文,应该做的是想一想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说原来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去做一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傻瓜。

如何关注过程呢?我们可以跟着高手学过程,注意不是学习高手的结论,而是学习如何得出结果的这个链路,尤其重要的是关注于不完美的过程,原因在于不完美可以看到对方的解题思路,这才是最重要的知识,而不仅仅是结果。如果没有高手在身边呢?那就尝试着从结果去还原过程,也是不错的方法。

结果往往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我们要有意识地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个结果是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得来的?或者说,这个结论是通过什么样的过程推理而来的?

小结

参考答案思维的小结,刘澜老师又说出了几个日常生活需要警惕的,其实自己也有察觉,第一个是样本具有代表性吗?比如说某一个地方的平均工资,那是不是说大部分人的工资都是这个平均工资呢?并不一定,根据二八法则来看,高工资的人群拉动了平均工资,反而低工资人群不被人看到。我觉得这个例子,二八法则是如何得出来的呢?统计学吗?一定准确吗?先到这吧,不然这怀疑论会把自己搞得有点崩。第二个是警惕平均线,说起平均线好像前一个例子更合适,就是平均线不代表结论,要看到更多的情况,这个观点自己应该谨记。第三个注意非线性也挺有意思的,举的例子是向优秀的人看齐,我们在做的时候,应该看看自己所处的位置,适合自己前进方向的,取决于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最后一个就是不要把手指当月亮,你不要把指向真理的引导,当作真理本身

标准参考答案的小结就说完了,那我有什么感悟和想法呢?我只能说老师给出的参考答案具有参考意义,但并不是完全都适合我,我听着所有的都感觉有道理,但是是我看到了把自己往里面套,还是说我本身有这些问题呢?那为什么老师能想到,而我想不到呢?是我从未审视过自己的人生吗?或许是拥有的知识不一样吧,所以看到的就不一样,格局不一样吧。说多了。刘澜老师的参考答案都可以用,但是如何适配自己还需要琢磨,不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破除了自己标准答案思维这个迷障,首先知道了标准答案思维的危害,大部分时候,没有标准答案,正如那句话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聚焦

学习需要聚焦

聚焦的意思就是专攻一个方向,就是要学的深,纵向学习,而不是看学了很多,都是浅尝辄止。为什么学习需要聚焦呢?因为只有聚焦才能做到擅长,没有人会是全才,什么都懂,社会上缺少的不是什么都懂一点的人,缺少的是专才,通才就像是有很多好的参考答案,但是没有自己的参考答案。

学习=我知道+我不知道,这个公式我是内心承认的,学习就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构建新的知识,而大多数我们是这儿学一点,那懂一点,结果就是知识是碎片化的,根本构建不起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学习也应该聚焦一下。

马太效应,这个我没有听说的,但是意思我听过,就是说富人越富,穷人越穷。这个观点我不是很赞同,这个只能说大多数情况,富人越富是因为会投资自己,穷人越穷是因为不敢投资,如果穷人舍得投资,或许就不会一直穷了。不过刘澜老师借这个想要说的是要聚焦,用已有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而不是一直在无中生有。

决定不学什么和决定学什么一样重要。

聚焦不变

这个观点之前耗子书也说过,在计算机方面,现在看计算机上新的技术如春笋般涌现,但是刨根问底发现很多底层的东西根本没有变,例如很久之前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现在仍在使用;CAP 理论也没有人打破;很多生活上的知识也是如此,底层的原理没有变,新瓶装旧酒罢了,所以我们要聚焦的应该是不变的东西。

其实在这个方面上,我做的很差,我一直喜欢追求时髦的技术,新出的技术都想尝试一下,然后之后就不了了之,当然去了解新鲜的技术没有错,关键的是只了解皮毛,根本没有发现新技术后本质的东西,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了,不是不去学新技术,而是要发现新技术背后不变的东西呀。

刘澜老师提到了一本书《大趋势》,这本书我好像听过在得到的某个专栏里面,有机会去看看。说的有道理,围绕不变来制定战略,可以让自己的资源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大多数事物的本质是不变的。你拥有的基本知识越多,就掌握了更多不变的规律,就足以应对大多数事物了。

很多靠得住的新知识,往往也只是乔装打扮的旧思想。

刘澜老师给出了聚焦不变的三个建议,也就是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1. 聚焦一本“向导之书”
  2. 聚焦一本“经典之书”
  3. 聚焦一本书,反复阅读

聚焦前两本书就是发现所学领域不变的东西,看似日新月异的变化,本质上知识很多旧知识的重新包装呀,世界发展很快,但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

聚焦实用

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实用,这里的实用定义就是对自己当下有用,不去想这个东西未来可能会用到,那如何才算有用呢?刘澜老师是将人生的课题分为了三类,分别是工作、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我倒是觉得可以宽泛一点,就是工作和生活,生活更广一点,可以概括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当然我觉得个人关系和工作也有点关系,或许个人成长应该放在工作和人际关系之前呢?有用就是对工作、人际关系有所改变,这就是有用。

那先学习什么呢?要有先后顺序的话刘澜老师推荐的是先学习工作,因为工作上有反馈,有反馈的学习效果确实更好。我不是特别赞同,我觉得先学习的是个人成长,聚焦一点就是我更愿意先学习与自己和解,这样我在其它方面心态可以更好一点。不过就当下来说,我会学习工作,因为在前几年,在摸索心理学和哲学中,我已经尝试与自己和解了。所以过了那个阶段,就可以围绕工作来学习了。其实这并不容易,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有具体的方向,正如大多数程序员每天的工作都是 CRUD,如何在 CRUD 中成长,我觉得并不容易,但并非没有方法,比如说每天的工作是 CRUD,那可以尝试着先学习如何写好代码,从写好代码方面可以扩展到算法、设计模式,还有工作中使用到的技术点,可以扩展到网络 http 协议等等方面,写到这我忽然发现之前盲目在学习呀,看来好得好好反思呀。

聚焦专题

首先说一下实用那个小节有个东西没有提,我觉得放在这里更合适,那就是小偷式学习,为什么呢?继续往下说。

聚焦专题其实在我看来是聚焦场景问题,用刘澜老师的话说就是三个特点:第一个是具体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问出来;第二个就是针对一个场景,往往具有特定的用途;第三个问题就是解答这个问题往往需要的知识是跨学科、跨专业的。

那针对我自己呢?专题是什么呢?其实我觉得计算机方面的专题更好确定,只是大多数人想在计算机方面做全才,这更难一点。比如我能想到的专题有并发专题,这个专题更常见一点,解决并发不仅仅需要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还要了解操作系统的调度,了解操作系统的调度就需要对计算机的内在运行和组成有所了解;还有数据存储的专题,其实目前的大多数场景都是数据的存和取,如何存好数据,如何取数据这个是个比较大的专题,但也算专题了。聚焦专题,就是调动可以调动的各种知识,来攻克一个专门的问题。

聚焦专题的两个好处,刘澜老师说的是四个,我将前两个合成了一个,后两个合成一个,聚焦专题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擅长,只有聚焦专题,才能做到有深度,变得擅长这个专题;第二个就是在学习专题过程中,这个专题会像一个磁铁,不断的把相关的知识聚集起来,越来越庞大,还有一个叫触类旁通,专题深了,或许其它方面的知识也就容易理解了。

聚焦的三个步骤,第一个最关键的是找准聚焦的问题,其实前面说的针对我自己的那个聚焦还是稍微有点宽泛,更具体一点比如说如何处理一个异常,不过这又太小了,还是学习不到位呀;第二个就是针对聚焦的问题,找准参考答案比较好的书,读上100本,10本是最低标准;最后一个就是将所学的参考答案上提炼出自己的答案,形成自己的体系。

接下来就要说到小偷式学习法,小偷的特点就是目标明确,速度快,我们找准专题之后也应该如此,就是目标明确,就是找这一个问题,然后快速寻找相关的知识,然后吸取放到自己的体系里。

这里我脑海中有一个场景,专题就是一棵棵大树,小偷式学习就是营养成分,可以让大树长出枝条和嫩叶,一棵棵大树有的时候或许有轻微的关联也说不准,正如森林里的大树的根可以缠绕一样,最后的目标就是形成自己的森林。

聚焦样本

聚焦样本第一个就是找到好的样本,然后书读百遍,用的是苏东坡式学习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百遍,每一遍从不同的角度去读,而不是简单的一遍一遍翻看。

样本应该选择少数样本,好的样本,如果一个不好的样本,哪怕读了百遍千遍,得出来的或许和读一遍对自己的影响是一样的。

聚焦的四个知识,不变、实用、专题和样本四个需要结合起来一起使用才能起到比较大的效果。其实我自己就是一个消费型学习者,看了很多书,读了很多专栏,报了很多课,但是自己改变的非常小,所以想要快速成长,就要用好方法,聚焦起来。

模式化学习

什么是模式化学习

书中的例子其实和我之前在专题说的类似,模式化学习其实就是学习一个树的树干,而更多的碎片化学习,就是树的枝条和树叶,没有树干,树枝和树叶也就没有了依附,有了树干,哪怕没有树叶,这也是一棵树。

模式化学习,学习的是模式知识,就是关于事物的深层结构的知识。这往往并不容易做到,但是首先要想到,才能有意识的去做呀。

模式化学习的三个特点:学的更少、学的更深、先难后易。模式化学习就是知道本质,而本质往往并不多,但是需要费很大的力气,并且刚开始很难,但是入门之后就会比较容易。

碎片到模式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都是碎片化知识,想直接接触到模式,并不容易,所以我需要的一个能力就是如何从碎片到模式,也就是从碎片化知识中找到模式。

其实说起来也容易,用刘澜老师的话说是怎么检验一个人的学习层次?就是看他能不能回答提问,这个提问不是问某个知识点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而是问某个知识点为什么是这样,这个知识点和那个知识点的关系是什么。我在旁边写的话是放在计算机层面可以理解为技术诞生的原因是什么?没有行不行呢?

模式化学习的最高层次就是模式迁移,就是把学习到的知识可以应用在其它学科,这是学习的最高层次了,融会贯通。

模式吸收碎片

在掌握了模式的基础上,就要用模式去吸收碎片了。前面说到学习=知道+不知道,这里引申一下,学习=模式+碎片,在模式的基础上,去吸收碎片,模式应该成为已有的知识。

刘澜老师推荐中距离学习法,就是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距离有不是很远,还可以联系到一起。这个我想就是看情况具体分析了,不能发现问题就是问题,而是要做到一个问题一类问题。

用模式辨别碎片,掌握模式之后,我可以用模式辨别这个碎片是不是适合模式,去吸收碎片。

用模式去寻找以及安放碎片,去发现适合自己的模式的,然后纳入到自己的模式中,使其成为一颗参天大树。

模式分析碎片

模式化分析的三个步骤:推测、检验和推广。总结下来就是大胆推测,小心求证,举一反三。针对于一个碎片,看看套用哪个模式,可能一个碎片反应多个模式也并非不可;找到模式之后跟着模式去验证一下,碎片是不是真的符合这个模式;最后举一反三,看看是不是还有其它的碎片左正这个观点。

模式对比模式

不同模式互相对比,可以存同求异,同类型的模型对比的时候,可以舍弃一个,可以两个都保存,互为补充,存同求异之后记得要取舍。

模式联系模式

刘澜老师举的例子我觉得很像是模式迁移,模式联系模式是看起来不想关的两个模式之间找到相同点,然后找到更底层的模式,这样就可以在其它领域使用这个模式了。主导整个世界运行的,还是少量的底层模式。

深层迁移

深层迁移的重要性

有深层迁移就有浅层迁移,浅层迁移就是看别人做得好,咱们也这么做,东施效颦。而深层迁移就不是了,深层迁移追求的是底层的模式,就是把模式迁移过去,刘澜老师举的例子很好,引用一下。

海底捞做得好,是因为服务好,比如说提供给食客眼镜布擦眼镜这一行为,那这个行为可以复制嘛?那得看情况,如果你是开饭店,炒菜的,那就不合适,如果是火锅,那还是可以的。为什么呢?因为给食客准备眼镜布背后的模式是服务,也就是减少食客的不方便,找到这个那就查看一下自己的饭店里有哪些是不方便食客的,可以做起来,这样看似不一样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同一个模式。

四问学习法

我听到了什么?把学习的内容听清楚,讲明白,可以进行复述和概括。

我想到了什么?想到模式,想到这个内容背后的知识。

我变成了什么?改变成适合自己的模式。

我用到哪里?这个模式是不是可以用在其它地方呢?

如果你把一个知识点学透了,把它背后的模式提炼出来,就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深层迁移。

posted @ 2024-01-04 14:31  庄子游世  阅读(17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