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 API篇 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开发Windows平台下的应用程序成为人们的需要。当然,这也为传统的DOS程序员提供了一种新的编程方法—一种不受设备限制并由事件驱动的编程方法。另一方面,Windows GUI的开发迫使传统的DOS程序员的编程方法发生了变化。当时,大多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18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学习D3D11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事情是这样的: D3D11引入了常量缓存(const buffer)用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这块儿buffer是CPU Only Write,GPU Only Read这样的特点,其他还是D3D9的惯例。在我调用完g_pD3DImmediateContext-...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55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编辑:马志文 时间: 2009-12-29 如现在大家所想的那样, Windows7 其实是 Windows Vista 的改进版。 Windows 7 在 Windows Vista 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完善工作,也加入了不少新特性。 Vista 与其上一代 XP 相比,提供了非常大的改进,然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30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六、 .NET框架篇 .NET是微软自从发布Windows 3.0以来最为激动人心的新技术,是微软战略上为下一个十年对服务器和桌面软件工程的第一步,是微软的一场世纪大豪赌。对于.NET,微软的定义是,“用于构架、配置、运行网络服务及其他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该平台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公共语言运行时、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3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五、 Windows DNA篇 微软的Windows分布式因特网应用体系(简称Windows DNA)是微软创建新一代高适应性商业解决方案的框架,它使公司能够充分地挖掘数字神经系统的优点。Windows DNA是在.NET平台出现之前在微软平台上进行技术开发的大环境,要利用微软的组件技术OLE、C...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46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四、 COM、OLE、ActiveX及COM+篇 微软的许多技术,如OLE、ActiveX、以及DirectX等都是基于COM技术而建立起来的。微软本身也大量地使用COM组件来定制他们的应用程序及操作系统。那么,什么是COM呢? 所谓COM即“组件对象模型”,是一种说明如何建立可动态互变组件的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33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三、 MFC篇 Windows API是面向过程的接口,因此对于当时的编程技术来说,它是完美无缺的。但是,随着人们逐渐使用C++进行Windows程序的开发,迫切需要建立与Windows API的面向对象包装的接口。1992年,微软将Windows API开发成为它的应用程序框架(AFX),后来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54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原文出处: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1728.html -----------------------------------------------------------------------割--------------------------...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24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距离我的上一篇文章——写给VC++ Windows开发的初学者已经4年多时间过去了,感慨于时光如梭之余,更感慨于这么多年来(从1998年我初学VC算起吧)到如今其实我仍然还只是个初学者而已。看看之前写给大家的东西,似乎说了些什么,但仿佛又什么都没有说。好多网友也都慕名加入了我的VC++群,一同探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2867)
评论(1)
推荐(0)
摘要:
出处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591127 按: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有点感慨,散度这个概念我初次接触到至少应该是在1998年,时隔这么多年后看到这篇文章,真的佩服作者的功底,不管怎么样,能那么形象的说出散度的意义,已经就知道作者不是一般的“人云亦云”型抄客,而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250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自己公司产品中做过三消的实时对战。实时对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只是体验上根据玩法和网络环境,会不同程度的打折扣。由于2G/3G网络环境的不稳定,经常需要断线重连,扰乱游戏流程,让对方等待。如果排除网络环境不好的用户,又降低了实时对战的玩家基数。这个基数达不到一个门槛,会导致匹配困难。而为了克服这个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20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游戏设备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系统的成熟及供应商的支持。与多年前盛大盒子面临的窘境相比,经过手机、平板的移动设备的发展及培育,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手游生态链,相对来说Android类游戏以休闲、轻度为主,制作成本较低,可移植大量安卓手机游戏。Android类游戏盒子及电视的硬件产业链完全被国内厂商所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31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推荐一些Hadoop家族系列文章,主要介绍Hadoop家族产品,常用的项目包括Hadoop, Hive, Pig, HBase, Sqoop, Mahout, Zookeeper, Avro, Ambari, Chukwa,新增加的项目包括,YARN, Hcatalog, Oozie, Cassa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13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数据挖掘:What?Why?How?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作为过来人谈一谈,建议先看下以前的一些回答。 什么是数据挖掘? 怎么培养数据分析的能力? 如何成为一名数据科学家?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学习数据挖掘之前应该明白几点: 数据挖掘目前在中国的尚未流行开,犹如屠龙之技。 数据初期的准备通常占整个数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16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计算机行业发展非常快,大学里的教育基本都跟不上实际的社会需求。如果你所在的学校还在指定大家使用谭浩强的教材,或使用VC6.0来教大家上机实验,那你不妨看看本文,这里有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不会脱离社会太远。 考虑到这是一个过来人感觉很基础,但是对于初学者又觉得困难重重的问题,我想如果这篇文章要想写得不让...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18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ISO C++ 11 标准的一大亮点是引入Lambda表达式。基本语法如下: [捕获列表](形参列表) mutable ->返回值类型 复合语句 其中除了“[]”(其中捕获列表可以为空)和“复合语句”(相当于具名函数定义的函数体),其它都是可选的。它的类型是唯一的具有成员operator()的非联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11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埋点不是网站的说法么?点击链接中放记录点的代码。页游的进入渠道可以埋点,游戏内部也叫埋点?有点不太习惯这个叫法。首先,不管你设置记录点与否,游戏本身也要做安全类及交易类的日志,比如登陆、退出、购买、消耗,尤其是道具走向。再加上定时的数据库备份,所以就算不加入记录点,拿log文件进行分析,也能把很多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77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最近碰到的很多团队,共同特点是太按部就班。A、B、C、D、E的步骤,于是产品就能上线大卖。问为什么能成?因为团队有积累。但做项目和做公司差别太大。做公司首要需要变通,在各种艰难的条件和意外的挫折下,寻找生存和发展。 如何考察自己有没有做好这方面准备,可以尝试各种极限挑战,你会发现其实人有很多潜力,...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336)
评论(1)
推荐(1)
摘要:
我曾经做了两年大型软件的维护工作,那个项目有10多年了,大约3000万行以上的代码,参与过开发的有数千人,代码checkout出来有大约5个GB,而且bug特别多,open的有上千,即使最高优先级的showstopper也有上百。分享下我的debug的经验1. 优先解决那些可重现的,可重现的bug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13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之前一直做互动设计,在UI上有一些积累。 转战手游后发现,有着标准、互动方式、用户行为等等与常规大屏UI设计的不同,但是在设计流程,思考方式上是一样的。 以目前项目中一个界面为例(未完成版本)来说一下我们的方法和思路,像点击范围,纹路优先级,字号等大家都知道的就不说了。 步骤1.了解功能需求 位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18:16
至道中和
阅读(146)
评论(0)
推荐(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