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邹天得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管理    订阅  订阅
正则表达式使用——非捕获性分组与捕获性分组

http://www.cnblogs.com/hejia/archive/2013/03/04/2942301.html

 

非捕获性分组:

创建反向引用的分组,这种分组一般称为捕获性分组。同时也存在一种非捕获性分组。它不会创建反向引用,因为在比较长的正则表达式中,分组多了会很影响效率。所以使用非捕获性分组。

创建非捕获性分组是这样的(?:开始然后写表达式。例如:

var str='#123456';

//var oReg=/#(\w+)/g;   //()的作用有多种,其中一咱就是捕获性分组,有些书上也称做“反向引用”,


var oReg=/#(?:\w+)/;  //非捕获性分组 ,在()左边添加 ?:

alert(oReg.test(str));   //true

alert(RegExp.$1);  //  ''  返回空值,由此可以它虽然满足了我们的要求但却并没有创建引用,而如果使用捕获性分组,这里就会返回一个 123456 ,因为RegExp.$1 “记忆”下了匹配的字符。

注意:在JavaScript中,分组匹配的结果是存储在RegExp中的,如果我们使用的是捕获性分组,那么就都可以通过RegExp.$1,RegExp.$2...来取得相应的分组匹配结果,第一个()表示RegExp.$1,第二个()表示RegExp.$2,依此类推。。。

posted on 2017-07-10 17:18  邹天得  阅读(242)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