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一个控制台程序(编译与运行)

1.5. 第一个控制台程序(编译与运行)

现在,我们开始编辑第一个控制台程序,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
#include <stdio.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out<<"Hello,world!"<<endl;
    cout<<"求1到100的总和的程序"<<endl;
    int sum = 0;
    for(int = 1; k <= 100; k++)
        sum +=k;
    printf("1到100的总和 = %d\n",sum);
    return 0;
}

1.编译。当程序编写完成并已经保存时,就可以进行编译了。

小熊猫C++ 提供了多种编译配置方案可供用户选用。不过大部分用户直接使用默认的编译配置方案即可,不需额外设置。

程序编写完成之后,点击工具栏上的“编译”按钮,就可以开始编译,稍等片刻就会完成编译。这时底部信息面板会自动向上展开。如果编译出错,则底部信息面板会显示“编译信息”页,其中列出了编译时中的出错信息(如下图所示)。

1.编译与错误提示

我们在编写程序时经常会出错(包括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程序编译时通常能检测出各种语法错误(上面图片中的示例程序就有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这时我们需要需要根据出错信息,找出我们在编写程序时所犯的错误,并对程序进行修改,以改正这些错误。

2.编译纠错。根据上图中的编译信息“[错误] 'k' was not declared in this scope([错误] 'k' 未在此范围内声明)”,我们需要修改程序,在其中定义变量 k。

排除了所有语法错误之后,就可以编译成功。不会弹出编译信息。可以点击底部信息面板的“编译日志”,从中看到详细的编译信息。

2.编译成功

上图中的编译日志中显示,程序已经编译成功,生成了可执行文件 “E:\Dev-C++\test1.exe”。

3.运行程序。编译完成之后,点击工具栏上的“运行”按钮,以便运行程序。程序运行时会自动弹出控制台窗口,在其中显示有程序输出结果。

3.运行程序的结果

图中的输出结果是 5050 。在控制台窗口中按回车键,关闭该窗口。

posted @ 2025-04-29 22:28  曦海客·一策书·萬江波  阅读(5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