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认识小熊猫C++编程环境
1.4. 认识小熊猫C++编程环境
1.点击桌面小熊猫C++图标,启动Dev-C++。
2.界面如下图所示。其中包括菜单栏、主工具栏、左侧工具面板、文件编辑区、消息提示区和底部工具面板。
3.主题更改。小熊猫C++默认的界面主题是深色的,有些用户喜欢而另一些用户不喜欢。可以点击菜单“工具”下的“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依次点击环境->外观->主题,在主题下拉框中,选择“浅色”并点击确定,于是整个界面都变成浅色了。为了方便起见,后面文章中的图片都是在浅色界面下截屏而得的。
4.认识工具栏。工具栏是平时使用最多的,其中各个按钮会随着当前操作而处于 明亮可用状态 或 变灰不可用状态。几个主要按钮的功能如下图所示(请注意红色粗体标记的按钮):
点击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或者按快捷键 Ctrl+N),就可以新建一个空白的源代码文件,并开始编写程序了。
点击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或按快捷键 Ctrl+O),就可以打开一个原有的源代码文件或工程文件,进行编辑。
点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快捷键 Ctrl+S)或“全部保存”按钮,即可保存当前编辑的文件,默认文件扩展名为“.cpp”。
点击文件选项卡上的“关闭”按钮,即可关闭当前编辑的文件。
5.词条自动提示功能。
在小熊猫C++ 中编辑文件时,基本操作与其它文本编辑器是完全相同的。值得指出的是,小熊猫C++具有强大的代码提示功能,当用户键入字符时,会自动根据前面已输入的几个字符而提示相似的词条。例如,当用户键入“#in”时,就会自动弹出“#include”、“#ifndef”等标识符(如下图所示)。如果按下回车键,则自动输入当前高亮的词条。
6.自动解析并提示。
在编辑过程中,小熊猫C++会对已输入的源代码进行自动解析并提示(如下图所示):
(1)编辑区左边的行号区中显示了代码中的块状结构,可供用户看出代码中的复合语句层次(如图中的粉色框标记所示)。
typedef long long gg;
int func(int a){
return a*a;
}
int main()
{
int ii;//r = etch();//5;
cout<<"请输入一个100以内的整数:";
cin>>ii;
int pf = 0;//sum;// = 0;
pf = func(ii);
printf("%d 的平方 = %d",ii,pf);
return 0;
}
(2)每次当用户按下回车键时,它会自动对当前行进行语法检查。如果有语法错误,就会在行号区标记出来(图中红色框所示,行号区的灰色圆圈表示警告信息),当鼠标悬浮于该行时就会显示语法检查信息(图中编辑区红色框所示)。
(3)当程序中定义了函数或类型时,它们会被自动解析出来,并显示在左侧工具窗口的“结构”页中显示出来(图中显示该程序中有新类型gg、函数“fun(int a)”和函数“main()”)。
7.自动排版功能。
还要说到的是,小熊猫C++ 集成了一个名为“AStyle”的自动格式整理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整理源程序的排版格式。请点击工具栏上的“对代码重新排版”按钮,就会把当前正在编辑的源代码进行格式整理,使它变成规范的排版格式。
元·刘因《村居杂诗》
芳芬皆可籍,缓步即吾车[jū];
乘兴三杯酒,随行一策书[xū]。
曦海吞孤客,云途接太虚。
不悲残照晚,独向曙星初。
浪卷千秋雪,舟横万古淤。
暮天同曦渡,烟霞话瀛居。
千里客远去,万山影重疏。
江河驰昼夜,波浪自沉浮。
——羲海客·一策书(湘岳阳万江波)。
蒲公《咏史》
良马非不骏,盐坂徒悲鸣。
美玉非不贵,抱璞为世轻。
高士卧隆中,畴乃知其名?
从容起南阳,谈笑魏吴惊。
男儿事蚕桑,后世有何称?
——羲海客·一策书(湘岳阳万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