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能测试?

  使⽤⾃动化的⼯具,模拟不同的场景,对软件的各项性能指标进⾏测试和评估。
 

软件的范围包括

  后台处理程序(开发写的代码)
  中间件(应⽤服务器)、数据库、程序架构等等
  服务器资源的消耗(CPU、内存、磁盘、⽹络)
 

性能测试的⽬的:

  1、评估当前的系统能⼒验收第三⽅提供的软件获取关键的性能指标,与同类型的软件对⽐(例如:跑分)
  2、发现性能问题后,寻找性能瓶颈,优化性能(例如:12306春运时服务故障)
  3、评估软件能否满⾜未来的性能需要(例如:淘宝112020年的销售额)

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的区别

  焦点

    功能:关注系统对⽤户需求规则的满⾜程度。关注点(正向、逆向)

 

    性能:关注系统对⽤户业务场景的满⾜程度。关注点(时间、资源)

 

  关系

    在⼀个项⽬中,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般都有

    功能测试通过后,才进⾏性能测试
 

为什么要进⾏性能测试?

  业务需求
    大量用户下 系统是否稳定运行
    用于硬件服务器,软件技术的选型

性能的关注点:

  性能(效率)

  时间特性:服务器处理⽤户请求的响应时间(/不卡)

  资源特性:软件在运⾏时,对于服务器资源的消耗情况

 

  CPU、内存、磁盘等

 

性能测试分类: 

  基准测试
  负载测试
  稳定性测试
 
基准测试:
 
  狭义上讲:单个⽤户进⾏业务场景的测试,并统计性能的各项指标(为后续多⽤户性能测试做参考对 ) ⼴义上讲:在某⼀个时刻进⾏性能测试建⽴⼀个已知的性能⽔平,当软硬件发⽣变化时再测试,观察变
化对于性能产⽣的影响

总结来说:就是要有一个东西来当对比 如上个版本1.0 现版本1.1  先版本性能有没有比上个版本提高

 

 

负载测试:
  
  通过逐步增加系统负载量,测试系统性能的变化,在满⾜性能指标的前提下,系统所能够承受的最⼤负
载量的测试。
  
通过负载测试,⼀般能找到系统的最优负载和最⼤负载。 最⼤负载⼀般项⽬组内部知晓,不会对外公布。 普通⽤户看到的系统的最⼤能⼒,⼀般都是测试得到的最优负载。
  
稳定性测试:
  
  在服务器稳定运⾏(业务正常的负载量)的情况下,进⾏⻓时间的测试,保证服务器能够正常运⾏。
⻓时间:1天、1
 
 

其他分类(不常用):

并发测试:
  系统在短时间内同时处理⼤量请求,查看系统的并发处理能⼒。
  
 
压⼒测试:
  
测试系统在强负载的情况下,测试系统在峰值情况下的操作,是否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及错误的恢复能
⼒。
稳定性压⼒测试:在系统⾼负载的情况下(接近C),⻓时间运⾏(24⼩时),查看系统的处理能⼒,
破坏性压⼒测试:在系统极限负载的情况下(C-D),对系统进⾏压⼒测试,查看系统容错能⼒和错误恢
复能⼒。
 
 

性能测试的指标

在性能测试的过程中,记录的⼀系列的数据值。⽤这些实际记录的数据值与需求中的性能要求做对⽐,
达成需求要求则⽆问题;未达到需求要求则说明是性能bug
 

常⻅的性能指标:  

  响应时间
  并发数
  吞吐量
  错误率
  点击数
  资源利⽤率
 
响应时间:
客户端发送请求,到客户端收到服务器返回的响应,过程中所经历的全部时间,都是响应时间响应时
= 应⽤程序处理时间(A1+A2+A3) + ⽹络传输时间(N1+N2+N3+N4)
 

 

 

点击数:
 
  点击数不是指在⻚⾯上的⼀次点击。 指的是⻚⾯(html代码、图⽚、js。。。)加载时,向服务器发送
  的请求数量 可以⽤每秒点击数来衡量web服务器的处理能⼒。
错误率:
  错误率不是功能有错误或者bug ,指的是在系统⾼负载的情况下,业务失败的次数/业务的总次数 *
  100%
资源利⽤率:
  计算机各个硬件资源的使⽤情况,⼀般建议
  cpu不⾼于80%(±5)
  内存不⾼于80%
  磁盘不⾼于90%
  ⽹络不⾼于80%

 

posted on 2021-06-29 20:01  v3174  阅读(6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