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19 22:47 蒋康康 阅读(9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每个二层网络中,选一个“根(root)”交换机; 每个“非根”交换机上,只有一个“根端口(root port)”; 每个网段(链接)有一个“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非根交换机上的端口既不是指定端口又不是根端口的被阻塞;非根交换机之间的选择“指定端口”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19 22:46 蒋康康 阅读(11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Mac地址,是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地址,是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属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改地址被烧录到网卡的ROM中,换而言之,在默认情况下这个地址是不可改写的,因此一个网卡会有一个全球唯一的Mac地址。 冲突域:共享同一个物理链路的所有节点产生冲突的反围剿冲突域; 广播域:收到同一个广播消息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16 22:43 蒋康康 阅读(35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DHCP概念:DHCP技术是通过某网络内一台服务器提供相应的网络配置服务来实现的,可以为网络终端设备提供临时的IP地址、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网络配置。 DHCP缺点: 1)IP地址随机性:用户的IP地址是随机分配的,具有不确定性。 2)访问权限变化:如果用户的访问权限是基于IP地址划分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16 22:37 蒋康康 阅读(10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每个主机上配置ip地址和掩码地址,然后在交换机R1上创建vlan 10和vlan 20,之后用interface gi进入接口 把主机1和2配置为vlan10,主机3和4配置为vlan20。之后在交换机R2上创建vlan 10和vlan 20,之后用interface gi进入接口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13 16:23 蒋康康 阅读(11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路由器:用于网络互连的计算机设备 路由器的核心作用是实现网络互连,数据转发 当路由器检查到包的目的IP地址时,它就可以根据路由表的内容决定包应该转发到哪个下一跳地址上去;路由表被存放在路由器的RAM上 路由表的构成:目的网络地址、掩码、发送的物理端口、路由信息的来源、路由优先级、度量值 路由表的动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5-13 16:20 蒋康康 阅读(65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以太网信道被占用情况: 争用期长度为2τ,是端到端传播时延的两倍 ;帧长为L(bit); 数据发送率为C(bps); 帧的发送时间为L/C=T0(s)。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10Mbps如果同时有10个站在工作,每个站所能发送数据的平均速率理论上为总数据的1/10;由于总线以太网上会发生碰撞,以太网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4-09 21:44 蒋康康 阅读(8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局域网具有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以方便的访问全网。局域网上的主机可共享连接在局域网上的各种资源。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地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生存性。 局域网特点: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有;地理范围小、站点数目有限;具有较高的数据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4-09 21:31 蒋康康 阅读(7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网络的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以及网络拓扑结构:星型网、树型网、分布式网络、总线型网、环形网、复合型网络;数据传输方式:串行、并行传输;同步、异步传输;单工、半双工、全双工(按照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分)。OSI模型:着重理解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3-28 21:25 蒋康康 阅读(83)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