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美丽

     今天和同学聊起来,谈到也是奔三十的人了,却没曾有过女朋友,理由是从来没有碰到哪个女孩子能够让他觉得可以一起生活一辈子?我不禁哑然,继而是对没有经过过感情的他略表同情,同学也是挺优秀的一个人,长的帅不说,而且聪明,反应敏捷,成绩优秀,在朗讯发展的他已经略微显示出对计算机这一行业的感觉,于情于理,不是个找不到女朋友的人,于是我就笑答 “就是你这样的人,一旦进入感情的世界,就会一发而不自拔”,他说不会,并且举一个例子表达了他的爱情观:
   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师傅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没有正面的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让柏拉图穿过一个麦田,从中择举一束最高的麦穗,柏拉图走到尽头,空手而归,师傅问起为什么?柏拉图回答道,一开始我看到一束挺高的麦穗,可是总觉得后面还会有一颗更高的,于是期待着走了下去,直到最后也没有发现,于是失望着空手而归。苏格拉底笑着说:“这就是爱情!”, 爱情是什么呢? 苏格拉底大概在说:“爱情是一个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期望”,原来爱情是一个期望,这个期望在心中被理想的塑造着,以至于从来没有,也感觉不到现实生活中有可以具化的人存在。一开始,我还推测是不是因为工作的缘故,接触的人太少的女孩子的缘故,但按照他的爱情观推测下去,估计永远也不会有爱情了,因为那个最高的麦穗永远在心中。
   至此,爱情在同学的心中已经被定格成为一个形而上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的好处是,它可以永远的美丽,可是它却永远不可能被实现。 但是仔细想来,什么是真正的美丽呢?你是怎么定义美丽的呢?我们是否真正的理解美丽了呢?
   根据柏拉图的徒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的解释,理解一个东西,必需明确的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否则不算是真正的理解了它,美丽的内涵和外延又是什么呢?
   先理解一下什么是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具体事物.
   好,理解美丽,一定要美丽美丽的内涵和外延,我们说某个东西美丽,一定是说这个东西是美丽的(内涵),同时也在说,这个美丽的东西是可以具体化的(外延),如果不是那么就不是真正的美丽,那么形而上的东西,如果不能真正的具体化,就不算美丽,所以我们一直在心中的美丽,是我们错误理解的假像,或者说我们错误理解了美丽。那么我们如何将美丽的东西具体化呢? 考虑到一件东西一旦被具体化就会有变丑的可能,也就是说,我们在承受着美丽变丑的风险来让美丽具化的。可是想一下,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不都是这样吗 ? 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并且带来一定的回报,如果心中的美丽无法承担风险,就算它不再美丽了,那也一定是释然的,因为我们明白了,理解了。如果具体化之后还是美丽的,那么我们该是多么的开心啊!
      到现在为止,我们停下来想一想,同学的爱情如果想真正的实现,至少应该走具体化这一步.具体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过程呢?本质上这正是我们开始理解事物的过程,或者说理解爱情的过程。去参与到其中,学会相处,学会分享,学会授予,学会接纳,学会爱与被爱,在种种的过程中去体验具体化而带来的感觉。
     我们会发现当我们真正的参与到其中的时候,美的东西会变的更加美丽,而且这种内在的美丽,不会因为时间的流誓而消失。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我们找到爱情了。
     爱情可以真实的美丽!

posted on 2008-05-11 00:44  gogogo  阅读(348)  评论(3)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