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Android游戏不赚钱 《捕鱼之海底捞》月入百万

Posted on 2012-03-20 14:21  tanceboy  阅读(1051)  评论(0)    收藏  举报

应用邦–光辉互动自今年7月份推出《捕鱼之海底捞》Android手机游戏,至今在应用汇下载量已突破160多万次。在国内分析师普遍对Android游戏盈利能力表示怀疑的情况下,为何光辉互动仍持续投入精力改进《捕鱼之海底捞》这款Android手机游戏,而对iOS似乎并不感冒呢?带着这个疑问,应用邦决定采访光辉互动CEO朱海燕。在到了光辉互动的公司之后,朱海燕表示要让《捕鱼之海底捞》这款游戏负责人接受采访,让公司的幕后英雄得到更多的展示机会。于是笔者见到了这款游戏的负责人、开发部经理陈国军。经朱海燕介绍,陈国军大学主修冶金专业,大学毕业时被分配到青岛一个国营冶金场。对计算机感兴趣的陈国军不甘在冶金场平淡度日,放弃对口的工作,来到北京投身游戏行业,一干就是10来年,现是光辉互动的主力干将。以下是采访内容:

应用邦:光辉互动什么时候创立的移动游戏部门?至今推出了哪些产品?

陈国军:公司从成立就开始准备做移动业务。2009年开始研发,2010年5月份在日本Mobage上推出《七龙记》,可以说事第一款在日本上线的中国游戏。《七龙记》是针对功能机开发的Wap版游戏,是一款非常盈利的游戏。2011年7月针对Android智能手机推出《捕鱼之海底捞》。

应用邦:《捕鱼之海底捞》这款手机游戏项目制作流程以及人员配置情况怎样?游戏的开发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或插曲?

陈国军:快,不复杂,一个项目组7-8个人。我们计划7月1日推出这款游戏。但在快发布前两天发现仍有一些严重的问题没有解决。于是我们熬夜两天,最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应用邦:《捕鱼之海底捞》目前在应用汇的下载量已经突破160多万次。在国内总共有多少下载量?有计划在海外推广吗,如何推广?

陈国军:国内总下载量已经突破2000万次。我们正在和国外的一些推广渠道谈合作,准备在海外推广。

应用邦:《捕鱼之海底捞》的盈利模式是什么?盈利情况怎么样?

陈国军:前两个月《捕鱼之海底捞》一直都是免费的,这也是因为这款游戏一开始不是很稳定,比如,这款游戏一开始玩两个小时后,就会出现让用户手机死机的情况。但尽管如此,《捕鱼之海底捞》推出后还是非常火的。游戏稳定之后,我们一开始尝试了Google的AdMob联盟,但感觉对用户体验损害太大,用了两天就放弃了。后来才用应用内付费对接支付系统,并采用应用推荐下载获得积分返利的模式,即用户下载了《捕鱼之海底捞》推荐的应用,就能从中获得推广收益,用户也能通过这种模式获得金币。用户下载一款推荐的应用,我们就获得一块钱的返利。但应用内支付购买金币的很多就是花几十块钱买金币了。现在《捕鱼之海底捞》每月有百万级的收入。

应用邦:你对国内的应用支付系统怎么看?

陈国军:我们一直在和支付宝合作。支付宝本身就已经被中国很大一部分人群认可信任。而且采用支付宝的支付体系,在手机上的体验非常好。因为大多数用户已经在支付宝上提供了手机号、银行卡等信息。采用支付宝的话,用户只需要一次输入支付宝的账号就可以。以后在支付时就不用重复输入账号和密码。而其他影响力较小的支付提供商则需要用户填写信用卡信息,手机号等等,这很大程度上让用户望而却步,支付流程每多一步,就会损失很多用户。Google Checkout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每次下载都要求输入信用卡账号。我们在办公室做过一个调查,两排员工12个人中只有一两个有信用卡,而愿意把信用卡信息填到手机支付中的人则少之又少。也许调查对象偏程序员一些,可能市场部和运营部的同事多数都有信用卡吧。我们也专门为应用汇定制了一个版本,采用应用汇刚推出的支付系统,也给应用汇负责支付的同事提了很多建议,优化用户体验。

应用邦:《捕鱼之海底捞》这款游戏的生存期是怎样的?如何延长一款游戏的生存期,采取哪些措施?

陈国军:从游戏设计开始就给用户提供了游戏级别的成长期,这个时间还是挺长的,需要用户花一些时间才能达到某个级别,才能玩到更爽的级别。用户通过购买金币也能快速提高级别。另外,为了延长这款游戏的生命周期,我们为游戏加入了任务系统、成就系统、道具系统,并持续拓展一些新的元素,让用户有新鲜感,持续的玩。比如,我们计划在下一个版本中,加入养宠物元素。这些宠物可以是海豹等等,凡是能吃鱼的动物都可以设计成宠物来养。用户捕鱼之后,来喂养宠物,宠物吃完了鱼之后,会有更大的动力来捕鱼,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应用邦:《捕鱼之海底捞》在改进的过程中如何与用户沟通,如何处理用户的反馈与建议?哪些功能采用了用户的建议?记得有个报Bug获金币的功能。

陈国军:通过活动与用户沟通,参与活动发金币。我们团队很民主,会采用用户提出的好建议。比如,任务系统就是用户提的建议。但一般是用户提出建议,我们从这个建议出发做一些自己的设计。

应用邦:网络游戏与移动游戏的在创意、设计、推广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陈国军:网络游戏的人群是固定的,游戏体验是沉浸式的,用户会花很长的、不间断的时间玩。而手机游戏可以随时玩,随时停,网络游戏就不行,你停了,别的玩家就把你灭了。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因此有着各自不同的推广模式。

应用邦:有计划跨平台发展吗?何时推出新产品?

陈国军:我们有计划跨平台开发。但是iOS平台上捕鱼,捕鸟的已经有太多同类的产品,同质化严重。我们在没有设计出有差异化的产品之前不会推出新品,坚持走精品路线。

我们同步在开发另一个儿童教育系列的产品。这也是因为我们这些开发者都是为人父母。力求把儿童教育类的产品体验做到极致。已经推出了一些,但没有进行过推广。

 

采访后记:笔者曾在《捕鱼之海底捞》刚推出时拜访过朱海燕。当时对光辉互动印象最深刻的是其公司的家教:所有员工不得有婚外恋,女员工不得主动提出离婚(除非无法忍受,思考3个月可主动提出),早晨上班前对家人说“我爱你”,晚上回家说“对不起”,所有员工必须严守家规。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大家庭文化,光辉互动的员工流动性非常低,很多员工都经历过利益的诱惑挖角,但都留了下来。

这次在采访陈国军时,他也提到公司非常民主,这不仅体现在采用用户的建议上。在给《捕鱼之海底捞》命名时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初游戏起名时采用员工投票的方式,朱海燕起的名字为《好多鱼》,员工因喜欢去海底捞吃饭,喜欢海底捞的服务起名《海底捞》,借此向玩家传达“游戏既是服务(Game is Service)”的理念,最终员工获胜采用了《海底捞》,没有采用朱海燕的《好多鱼》。

另外,Android游戏到底能不能挣钱,更多地取决于一个团队能否制作出好玩的游戏,能否结合国内用户的习惯采取合理的商业模式,比如Freemium(游戏下载免费,应用内付费,道具收费等等)。

《捕鱼之海底捞》应用汇下载请猛击这里。(汤海泉/应用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