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F037 vue+neo4j 编程语言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系统vue+flask+neo4j - 指南

2025-11-27 13:52  tlnshuju  阅读(0)  评论(0)    收藏  举报

文章结尾部分有CSDN官方提供的学长 联系方式名片

关注B站,有好处!
编号: F037

视频

最帅 neo4j+python 知识图谱可视化编程语言缺陷知识图谱

1 系统简介

体系简介:本框架是一个基于Vue+Flask+Neo4j+MySQL构建的编程语言缺陷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系统。其核心功能围绕编程语言缺陷的知识图谱构造、可视化与分析展开。主要包括:系统首页,提供系统功能概览;用户管理模块,涵盖登录、注册、修改个人信息、修改头像以及修改密码功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个性化体验;知识图谱构造模块,负责信息获取与知识图谱的构建;知识图谱可视化模块,通过图形界面展示编程语言缺陷知识图谱,并支持检索功能;缺陷分析模块,提供编程语言缺陷的搜索、修复办法查看以及缺陷原因分析功能,支持根据不同的编程语言(如C、Python、Java等)进行切换和分析。

2 功能设计

该系统采用典型的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模式,整体架构基于Vue.js前端框架、Flask后端框架、Neo4j图数据库以及MySQL关系型数据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Vue前端界面,前端由HTML、CSS、JavaScript以及Vue.js生态系统中的Vuex(用于状态管理)和Vue Router(用于路由导航)构建,ECharts用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展示。前端通过RESTful API请求与Flask后端进行数据交互,Flask后端负责业务逻辑处理,利用Neo4j存储和管理知识图谱数据,MySQL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其他结构化数据。系统还包含内容获取模块,负责从外部来源抓取编程语言缺陷数据,并通过构造模块将其导入Neo4j知识图谱数据库中,为整个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框架支持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展示与检索,提供编程语言缺陷的搜索、修复办法查看以及缺陷原因分析能力,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编程语言进行切换和深入分析。

2.1系统架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功能模块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功能展示

知识图谱的构造

利用代码进行图谱构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eo4j中查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 登录 & 注册

一个视频,循环播放。就是登录注册做的是一个允许切换的登录注册界面,点击去登录后者去注册可以切换,背景
登录需要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会有错误提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册需要否存在就是验证用户名,如果错误会有提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主页

主页的布局采用了左侧是菜单,右侧是操控面板的布局方法,右侧的上方还有用户的头像和退出按钮,如果是新注册用户,没有头像,这边则不展示,需要在个人设置中上传了头像之后就会显示。
主页是一个轮播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方是最新的修复缺陷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缺陷搜索 & 修复方式

编程语言缺陷搜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应的修复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 知识图谱可视化

知识图谱可视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知识图谱的模糊搜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5 数据可视化

缺陷原因的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允许按照编程语言查看缺陷类型,并且支持切换编程语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6 个人设置

个人设置方面包括了用户信息修改、密码修改功能。
用户信息修改中可以上传头像,完成用户的头像个性化设置,也可以修改用户其他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修改密码需要输入用户旧密码和新密码,验证旧密码成功后,就行达成密码修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程序代码

4.1 代码说明

通过代码介绍:该代码实现了一个基于ECharts和Vu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组件,用于展示编程语言缺陷类型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法。组件依据force布局将节点(缺陷类型和克服方法)和边(关系)可视化,节点按类型着色区分,缺陷类型为红色,处理办法为绿色。图表支持自动布局和交互,用户可以点击节点查看详细信息或进行进一步管理。该组件能够通过传入不同数据源扩展为更复杂的知识图谱场景。

4.2 流程图

)

4.3 代码实例

<template>
  <div id="knowledge-graph" :style="{ width, height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onMounted, ref } from 'vue'
        import echarts from 'echarts'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props: {
        width: { type: String, default: '100%' },
        height: { type: String, default: '600px' }
        },
        setup() {
        const chart = ref(null)
        const initChart = () => {
        if (!chart.value) {
        chart.value = echarts.init(document.getElementById('knowledge-graph'))
        }
        // 数据结构示例
        const nodes = [
        { id: 1, name: '内存泄漏', type: '缺陷' },
        { id: 2, name: '空指针', type: '缺陷' },
        { id: 3, name: '使用智能指针', type: '解决方法' }
        ]
        const links = [
        { source: 1, target: 3 },
        { source: 2, target: 3 }
        ]
        chart.value.setOption({
        title: { text: '编程语言缺陷与解决方法知识图谱' },
        series: [
        {
        type: 'graph',
        layout: 'force',
        nodes: nodes,
        links: links,
        categories: ['缺陷', '解决方法'],
        itemStyle: {
        color: params => params.value === '缺陷' ? '#ff0000' : '#00ff00'
        }
        }
        ]
        })
        }
        onMounted(initChart)
        }
        })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