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变调的方法也可以分为三类:时域法、频域法、参量法。时域法中,Crochiere等人于1983年提出了重采样的方法[42],该方法是实现变速变调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假设重采样因子为P/Q,其中,P为上采样因子,Q为下采样因子。上采样过程就是往原始信号相邻两点间内插P-1个采样点,这样使得基音周期变为原来的P倍,频谱压缩为原来的1/P倍,时长变为原来的P倍,即基频变为原来的1/P倍,音调降为原来的1/P倍,语速变为原来的1/P倍。同样地,下采样过程就是每隔Q-1个点进行抽取,这样会使得基音周期长度为原来的1/Q倍,频谱扩展为原来的Q倍,时长变为原来的1/Q倍,即基频变为原来的Q倍,音调升为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22 15:34
tkppain
阅读(1137)
评论(1)
推荐(0)
摘要:
自然语音的产生可以简化为图2-1模型,激励源出来的声门波信号与声道模型进行卷积,最后通过嘴唇辐射模型产生语音。其中,激励源决定说话人的基频的大小,即音调的高低。声道模型反映“润色”的频谱信息,具体的讲,共振峰决定了语义信息,谐波分布决定了音色,单位时间的音节数决定了语速。图2-1 语音产生模型下面将根据语音产生模型来阐述变速变调的基本原理。变速变调的改变可以包括变速不变调和变调不变速两个部分。语音变速不变调是指保持音调和语义保持不变,语速变快或变慢[28]。该过程表现为语谱图在时间轴上如手风琴般压缩或者扩展。那也就是说,基频值几乎不变,对应于音调不变;整个时间过程被压缩或者扩展,声门周期的数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22 15:33
tkppain
阅读(90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语音变速不变调,即语音时长规整,是指不改变原说话人的音调及语义信息,只改变说话人的语速。语音变速不变调算法有三大类:时域法、频域法、参量法,如表2-1所示。表2-1 变速不变调算法分类时域法频域法参量法剪贴法LSEE-MSTFTM相位声码器SOLA、SOLA-FS正弦模型TD-PSOLA时域法包括:...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22 15:32
tkppain
阅读(2816)
评论(0)
推荐(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