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周六

  初到台北,一切都觉得陌生中的熟悉,新鲜而有趣,憧憬这会是一段美丽的旅程。确实也如预期一般,虽然一如既往的独立行走,却收获诸多感动。直到很久了,再也不能细细追寻其中遇见的每个人、每件事时,又来讲那时的故事。

出于朋友的推荐,选择了一门志工的课程,内容便是周末去一家教堂做半天义工。这开始得有点突然,却持续了四个月的时间,中间除环岛的一周请假之外,都未曾断过。从台科走到灵粮堂需要十五分钟,为了节约八台币的公交,我都会提早从学校出发。那样一条路,穿过台大,可以欣赏其典雅的校园,路边挺拔的棕榈树,古朴大方的图书馆。出台大后,再转两个路口就到了。其实不远,所以每回走在这条路上心情很好,春夏之交的一种舒畅。

灵粮堂是一家基督教堂,一层作为礼拜堂,二层是来做礼拜的爸爸妈妈把他们家的孩子托管的机构。很热闹的一片场所,中间是一个宽敞的空间用来做游戏,四周由许多小房间围着,房间被分作不同的作用,由算术、读经、烘焙、英语等课程使用。第一次来,很陌生,有几分拘谨,进入新的环境总是这样。等着老师来安排任务,看着一群台湾的小孩真是高兴。有些孩子文静有礼,有些则闹腾不堪,还有些第一次来的,哭闹不止。前几周,我换着辅助不同的班级。直到有回,被分配到烘焙班,帮助淑惠老师教导小朋友烘焙饼干、制作糕点,觉得合适,就没有再换。第一次见淑惠老师,便觉心中亲切。淑惠老师,如其名字一般,善良贤惠,美丽与传统。来参加烘焙班的小朋友多是女孩,不自觉我就成了一个怪蜀黍。和孩子的交流,在第二三次见面后变得融洽。他们笑我说话的腔调奇怪,经常问一些古灵精怪的问题,做一会儿糕点就开始玩弄食材,我则时常帮忙收尾。能和孩子一起聊天,谈笑,感觉很好。我谙熟一种故作无知地与孩子交流的方式。到中午时,淑惠老师会把上午制作的糕点放入烤箱中。烤箱运转一会之后,就飘出浓郁的香味,弥漫着教室。我惊叹于这些面粉、奶油、白糖,如此简单,经过淑惠老师编排的制作步骤,竟能成为如此美味可口的糕点。

中午时,会有一份餐补,台湾的盒饭。盒饭在台湾算是一种流行的文化。到了中午,就会见有许多的机车上挂着满满的盒饭,去送餐。吃过午饭,这样半天的草莓周六活动就结束了。同上资料库课程的文权同学也在灵粮堂做义工,回去时,他捎我到学校。台北的房屋和街道都还满古朴与清净的,给人一种时常下雨的感觉。

这段日子总是因为预见到归期,所以愈加记忆深刻。6月中旬义工的课程结束,我也告别了草莓星期六。最后去的那回,烘焙班的一个小女孩,问我是不是要回家了。我说是啊。很可爱的一个小女孩,总是告诉我他们家刚满一岁的小弟弟的故事。有一点不舍。那天,领班的老师带着小朋友做游戏,知道我将回去,和小朋友说了一些话。他们以基督教的方式送给我祝福,感谢我多日的陪伴。小孩们一圈圈地围着我,跟随着老师唱诵一些美好的祝福。

淑惠老师是有心的人。临离开前的一天,接到淑惠老师的电话,说是做了凤梨酥的糕点,给我带回大陆。我们约好了在公馆捷运站见面。我将前次从台大领养的一棵桂花树送给淑惠老师。而我获得淑惠老师亲自制作的凤梨酥,很是美味。我们站着聊了一会儿天。那天心情很好,暂时抛开了临行前的忧虑与不安。是台湾教会我的感恩,所以,有时受人点滴帮助,心会有一种暖流在涌动,是感激。

回大陆后,偶尔会看看淑惠老师的部落格,品味里边那些诱人的糕点和淑惠老师的一些人生感悟,便觉得人生是美好的,只要愿意看到真诚与善良的一面。出去玩时,有给朋友写明信片,我也会写一份给淑惠老师,问她安好。烘焙班的孩子该是长大了两岁。岁月确实如流水,过眼烟云,而我也感谢能够遇见这样一群人,让我在忙碌渐而失去身影的生活中,有所回忆,值得思念。

 

posted on 2014-03-18 20:04  themo  阅读(170)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