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描述

一、数据库架构分层设计策略​
(1)需求定义与数据建模​
围绕核心业务场景,明确五大功能模块的数据要素:​
用户体系:除基础认证信息(账号 / 密码 / 邮箱)外,扩展学生专属字段(学号、院校、专业),用于后续校园场景化功能拓展;增设用户成长数据(累计学习时长、打卡连续天数、社区贡献值),支撑个性化推荐与激励体系。​
时间管理:构建多维学习记录模型,记录字段包括计时启停时间、学习科目分类(细化至「英语 - 雅思听力」「计算机 - 数据结构」等三级类目)、设备终端类型(手机 / 平板 / PC)、专注状态标记(是否中途中断),通过用户 ID 建立个人学习数据库。​
监督协作:设计双向监督关联表,记录监督关系中的主客体 ID、目标设定(如日均 45 分钟专注时长)、提醒规则(每日 19 点推送)、执行反馈(打卡状态、完成度评分),形成网状监督关系网络。​
伙伴匹配:搭建动态匹配数据集,包含用户画像标签(学习时段偏好、目标难度层级、协作模式倾向)、匹配历史记录(成功 / 失败原因标注)、互动数据(共同学习时长、任务协同次数),支持多条件组合查询与智能推荐算法。​
社区互动:构建富媒体评论系统,存储字段涵盖评论主体 ID、关联学习记录 ID、内容载体(文本 / 图片 / 链接)、互动数据(点赞数 / 回复数 / 收藏数)、情感标签(通过 NLP 自动标注积极 / 中立 / 建议类评论),通过外键实现「用户 - 行为 - 内容」的三元关联。​
(2)概念模型构建与关系定义​
通过实体 - 关系建模构建核心数据对象:​
用户实体:主键 user_id,属性集 {账号,加密密码,邮箱,学号,头像 URL, 注册时间,总学习时长,用户等级}​
学习记录实体:主键 record_id,外键 user_id 关联用户,属性集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学科分类,设备类型,专注评分},与用户形成 1:N 主从关系​
协作关系实体:联合主键 {user_id, partner_id},记录匹配时间、共同目标、协作状态(进行中 / 已结束),支持 M:N 多对多匹配​
评论实体:主键 comment_id,外键 {user_id, record_id},属性集 {内容摘要,发布时间,互动指数,审核状态},同时关联用户与学习记录实体​
(3)关系模式规范化设计​
采用三范式构建关系型数据库表结构:​
用户表(t_user)user_id BIG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account VARCHAR(50) UNIQUE,password CHAR(64) COMMENT 'SHA-256加密',student_id VARCHAR(20) COMMENT '学号',total_time INT DEFAULT 0 COMMENT '累计分钟数'​
学习记录表(t_study_log)log_id BIGINT PRIMARY KEY,user_id BIGINT REFERENCES t_user(user_id),start_ts TIMESTAMP,end_ts TIMESTAMP,subject_code VARCHAR(10) COMMENT '学科编码',device_type TINYINT COMMENT '1-手机 2-平板 3-PC'​
伙伴匹配表(t_partner_match)user_a BIGINT,user_b BIGINT,match_time TIMESTAMP,PRIMARY KEY (user_a, user_b),FOREIGN KEY (user_a) REFERENCES t_user(user_id),FOREIGN KEY (user_b) REFERENCES t_user(user_id)​
通过外键约束确保数据一致性,拆分独立标签表(t_user_tag)存储兴趣标签,消除数据冗余。​
(4)物理层优化与数据保障​
选择 MySQL 作为底层引擎,采用分表分库策略:​
存储引擎:核心交易表(用户 / 学习记录)使用 InnoDB 支持事务,日志表使用 MyISAM 提升查询性能​
索引策略:为高频查询字段创建复合索引,如(user_id, start_ts)加速个人学习记录检索,(subject_code, device_type)支持学科维度数据分析​
容灾方案:实施冷热数据分离,近 3 个月热数据存储于 SSD 集群,历史数据归档至 HDFS;配置主从复制(一主两从),结合定时全量备份(每日 2 点)与实时 binlog 增量备份,确保 RTO<15 分钟​
二、移动端界面设计创新实践​
(1)用户画像驱动的交互架构​
针对 Z 世代学生设计交互逻辑:​
操作动线优化:将「开始计时」按钮固定于屏幕右下角悬浮位置,采用长按弹出二级菜单(快速选择历史科目 / 新建任务),符合移动端拇指热区分布​
目标拆解工具:设计「目标看板」模块,支持将长期目标(如「通过英语六级」)拆解为周 / 日任务,通过甘特图可视化进度,每日 22 点生成「成就回顾」弹窗(显示当日专注时长、任务完成率、TOP3 高效时段)​
社交激励机制:搭建「学习伙伴圈」,实时滚动显示搭子动态(如「@小李 完成 3 小时 Python 刷题,当前排名上升 5 位」),设置「协作成就」体系(共同打卡 7 天解锁专属头像框,组队学习时长 TOP10 进入荣誉榜单)​
(2)体验设计原则的创新应用​
场景适配性:​
采用「昼夜模式自动切换」,早 8 点 - 晚 10 点使用高亮度配色,夜间自动切换低蓝光模式
针对考试周场景,推出「极简模式」,隐藏非必要功能入口,仅保留计时、监督提醒、紧急求助按钮​
操作经济性:​
注册登录支持「校园统一认证」一键接入,自动同步学号与院校信息​
伙伴匹配采用「智能推荐 + 快速筛选」双模式,默认展示 3 个高匹配度候选(匹配度 = 学科重合度 + 时段重叠率 + 历史协作评分)​
控制主动权:​
提供「操作后悔机制」,如删除学习记录时可选择「仅自己隐藏」而非物理删除,保留数据用于后续统计​
支持自定义首页布局,用户可拖拽排序「学习报告」「伙伴动态」「热门话题」等模块​
多模态交互:​
评论区支持「语音转文字」输入(准确率≥95%),并自动生成摘要卡片​
计时结束后触发「成就分享」弹窗,一键生成带数据可视化的长图(包含时长、学科分布、专注等级)​
(3)学生痛点解决方案迭代​
抗干扰设计:计时启动后进入「沉浸式模式」,自动屏蔽 App 内消息推送(可设置白名单允许紧急通知),界面仅显示倒计时与极简控制栏​
社交破冰优化:在伙伴详情页增设「破冰问卷」模块,预设 3 个高频学习问题(如「你通常如何规划碎片时间?」),点击即可生成个性化问候语​
隐私保护机制:提供「数据脱敏」选项,可选择向伙伴隐藏具体学习内容,仅展示时长与目标完成度

posted @ 2025-05-08 18:58  清山万古流  阅读(3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