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程序员生涯--考研失利,倒也还好

作为08届的本科生,我参加了12年的考研。

在参加考研的那一年,也就是2011年,曾经有过犹豫是选择考研还是选择直接就业,说实话当时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没有考虑多久,就加入了考研大军,有跟大流的情况,因为周围人考研的太多。我记得当时我所在的班级,大约有50人左右,其中选择考研的人数占了三分之二,在当时是真多。而且当年全国的考研人数同样很多,我特地从网上查了下2012年考研人数是165.6万人,比2011年增加14.5万人,增幅达9.6%。可想可知当时考研的人数之多。不过这个数字放在今天来看是小巫见大巫了,2023年考研人数474万人,我们再来看2019年本科入学人数是1031万人,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本科生选择了考研。

说这个的目的是想说近年来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学历越来越重要。

好了,继续说回我参加的2012年的考研,作为计算机系的学生,我记得当时考的是408国家统考,当年的国家线已经记不清了,网上看了下当年工学的国家线是290。考研成绩出来后,很遗憾没有过国家线,这意味这不会有复试的机会,也意味着考研失败。

当时的心情是很沉重的,具体分数记不清了,好像是在260左右的,英语、政治考的还不错,专业课和数学相对来说差点。其实出现这个成绩很意外,怎么说呐?因为为了考研我制订了很详细的复习计划,同时我认为很严格落实了自己的计划,应该能考出不出的成绩,但事与愿违。总结下来问题出在考试过程中。

为什么说考研成绩不好出现在考试过程中?

考过研的小伙伴都知道,考研的时间大都在每年的12月倒数第一个或第二个周末,2012年的考研时间是1.7、1.8两天,不管是在12月还是在1月,那个时候的天气是比较冷的,可以说是北方最冷的时间段。考研的学校是当地的一个中学,距离我所在的大学大概有20多公里,当时是包了车去的,尽管在考研的前几天就看天气预报说天气比较冷,要加衣服,我当时低估了自己的抗冻的能力,没有加厚羽绒服,当时就觉得这点冷怕什么。记得考试的当天坐车去了考试地点,还碰到一个一起复习的朋友,他当时穿的很厚,还问我说“冷不冷”,当时感觉有点冷,但可以承受,后面进到考场后真的大吃一惊。

第一场考试我记得是上午11.30结束,我的位置在靠窗的位置,很奇怪的是整个教室所有的窗户都是开着的,而且教室里是没有暖气的,考到一半的时候我就感觉头疼的厉害,做题根本做不进去,最后硬撑着结束了上午的考试。由于中午是回不去的,午饭随便对付了下,继续下午的考试。

考研初试第一天考完后,我头疼欲裂的回到宿舍,让室友给买了止疼药,吃了药后才感觉头不那么疼了。可想而知整个考研初试两天的状态,所以出来成绩后倒也可以接受。

考研初试成绩出来后,问了周围一起考研的同学,大都考的不理想,过国家线的没有多少。心里稍微好受点,大家都有这样的心理吧,觉得别人和自己差不多就认为自己不是最差的。

确定考研初试失败后,面临的两个选择是二战和工作。当时和一起考研的同学聊,大家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工作。如果放在今天有人问我下面的问题

“考研失败后,要二战吗?很纠结?”

我的回答一定是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必须二战的。

那么选择二战的原因是什么?第一点就是学历越来越重要,现在很多企业招聘门槛是本科起步,一些重要岗位要求研究生起步,但在当年我工作那会专科生也是可以的,今天专科学历已经不行了,说明学历是门槛,必须达到最低门槛才有和别人同台竞技的机会;第二点就是选择第二年继续二战是未来提升学历的最大机会,这样说的原因主要是在工作后再想抽出时间来去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中很难,在工作的头两三年要去考研还是有的,如果说工作四五年后再想去考研,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我当年一起考研的小伙伴中也有几个选择的二战,二战他们的成绩都不错,而对于我来说研究生始终是我无法企及的高度。

写到这里,不知道有小伙伴好奇,当年考研选择的学校是哪所?虽然考试结果不理想,但不影响我说出心中心仪的大学:武汉大学。当初选择这所学校的想法也很有意思,他的实力在全国来说自不用说,很重要的一点是“想去感受三月的樱花大道,想去畅游十月的珞珈山”。不知道大家有和我一样的吗,在工作多年后每到一个地方,最想去的还是当地的大学逛逛。

话说,当年我们班考研报考的学校都挺厉害,大都是985院校,少有211的。

真佩服当时的我们,正年轻!

posted @ 2023-03-22 08:06  良工说技术  阅读(2013)  评论(8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