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来自网友: 本文续程序员内功,此文作为对自己的提醒警钟也作为你我菜鸟间的共勉!再次声明我个人也是菜鸟一只,而此文则是我努力的方向!文中如果有什么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每次写程序前我都会问自己:当你得到一颗不知名的药丸在你没有确定他是巧克力斗还是生腿瞪眼丸之前你敢吃么?显然我不敢,因为对于见马克思这样重口味的活动我实在没有多大兴趣。是的,不知名的药丸不敢吃,那么不确定的程序你敢用么?一个程序员如果不能完全的了解自己写的程序,那么他的充其量无非是个二流货色而已!所以千万别以为能写稍微复杂的东西自己就是小奶牛登珠峰——牛逼到顶。其实这还差的远。 就一个printf你能完全了解吗?为什么他要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5-16 15:28 ccmaotang 阅读(36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话说老聃隐居宋国沛地,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岂知其名,无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问修道之方,学术之旨,处世之要,于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个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垒山上。住三年,畏垒之地民风大变: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织而有衣可穿,各尽其能,童叟无欺,百姓和睦,世间太平。众人欲推庚桑楚为君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5-16 11:51 ccmaotang 阅读(37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一日,老聃骑牛行至梁(今河南开封)之郊外,正闭目养神,忽闻有人大呼“先生”。老聃闻声,睁开双目,发现是弟子阳子居。 阳子居,魏国人,入周太学,闻老子渊博,曾私拜老子为师。没想到在梁会与老子相遇,阳子居慌忙从高头大马上翻身而下,掀起锦绿长袍,跪拜于老聃所乘青牛前。老聃下来,扶起阳子居,与之相并同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5-16 11:49 ccmaotang 阅读(27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话说孔丘与老聃相别,转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岁,仍未学得大道。闻老聃回归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子拜访老子。 老子见孔丘来访,让于正房之中,问道: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才。此次光临,有何指教?”孔丘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5-16 11:44 ccmaotang 阅读(16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老聃守丧期满返周。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l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聃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旧职。于是离宫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 离开周王朝洛邑不远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5-16 11:30 ccmaotang 阅读(27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话说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数次归家省亲,欲劝母亲随之去周;其母在陈国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愿远迁。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过三十余年。一日,老聃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绝,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5-16 11:29 ccmaotang 阅读(28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5-16 11:19 ccmaotang 阅读(384) 评论(1)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