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钱
- 9642
- 版本号
- 160
- 威望
- 12852
- 积分
- 22666
- 精华
- 172
- 帖子
- 6746
|
在这里,还讲个简单的方法,今年HR的校招招聘压力很大,你如果拿了多家公司的 offer,不知道如何权衡,可以直接去问HR。让HR和业务部门给你建议,分析各家offer的优 劣,HR和业务部门会很尽心尽责地给你讲的,多听几家的HR分析,你就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在这其中你也能看出各个HR和业务老板的人品到底如何。 说到这,我是真不知道某些新注册,发文为0,or故意跳出来讲“哪家公司招聘的时候 不忽悠,李开复忽悠怎么了?”的人是个啥意思?意思是别的HR都忽悠了,某人忽悠大点, 影响恶劣点就不算事了? 在此,讨论几个小问题进行讨论。 1、去大公司就是一定当螺丝钉 李开复宣讲的时候说“我去大公司工作过,他们说,恭喜你,加入了全世界最牛的某某 项目组,今后你的工作就是写一个按钮。”,这句话,按照心理学讲,叫心理暗示——看着 是说自己的经历,但却给你暗示“你去大公司就是做螺丝钉,就是写按钮”。 我想说,某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有点睁眼说瞎话的意思。你去IBM、MS、通信业可能 是这个样子,行业很稳定,必然了。但是在互联网行业,明明是完全不同的。 李开复又不是没在google呆过,他在google的时候不是很提倡给员工时间让员工自己来 尝试一些东西吗?在google那么大的公司里面,不是很多研发都自己试过规划产品、运营产 品吗?他这么快就忘了?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才这么几年,大部分企业有没什么成熟的流程制度来让员工变成螺丝 钉?也就baidu、腾讯这两年不愁生死了,在尝试做这方面的流程制度。 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在担心明年、现在的生死问题,没有精力搞什么螺丝钉制度。研发 为什么不能参与产品设计?研发为什么不能帮助运营抓取数据来分析?产品为什么不能参与 运营来规划活动?竞争对手都把产品上线了,用户数都好几十万了,那还有那么多规矩?你 们还不抓紧以效率优先!干嘛呢!你们几个研发和产品抓紧碰一下,赶紧做出来先上线,看 着运营数据直接改!再做不出来把你们都裁了。 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包括百度、腾讯在内(除了一些非常成型的部门,例如新浪的新闻 网站部门等,以及一些非常重量级,必须分的很细的工作,如网页搜索),不管你是研发还 是其它,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很轻松地接触到别人的工作,甚至可以参与部分(当然,大量 地参与就算了,该干点啥干点,别把副业当主业)。 各个互联网企业的实际情况,请自己去问问论坛的各个师兄师姐,自己师兄师姐的说法 ,比李开复靠谱的多。我所知道的是:我们微软、宝洁、华为等公司的候X选X人( 你妹的,那三个字居然是敏感词,害我尝试了无数遍,用了二分查找算法 才找到敏感词)去了baidu、腾讯,第一反应就是——靠,这些互联网公司管理怎 么这么混乱、职责变来变去,产品动不动就调整?我怎么还要承担别的部门的工作职责?百 度、腾讯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其它公司了。 2、轮岗、兼作 术业有专攻,你相信一个人又做产品又干研发,比专做产品能做的更好?你作为一个新人 ,能把一样东西做好就行了。很多东西你了解一下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做兼作?专做一件 事情,对你的能力、知识等提升更快。 如果有人对你说经常换部门对于当管理层有帮助的,除非那人是你爸,他准备让你轮岗 之后当CEO,否则赶紧踹他一脚给他一巴掌让他闭嘴。在目前的中国,已经有成熟的轮岗、 提升计划,且有成功先例的大公司一只手就数过来了。这几年,很多公司的管理培训生计划 最后都不了了之,招进去的人打落牙齿和血吞,更多的是变成了销售培训生的代名词。更不 用说在没有轮岗、培养规划的公司里面了这些人会落个什么结果。 一个公司如果说,我们打算让你多干几块工作,专注提高一下,我只能说——他在忽悠 你。我再举个例子,在我们猎头业,有些猎头公司哪怕一些大的猎头公司,员工是进来之后 分个大行业,然后不分细分行业,不分职业角色都做。你可以想想,一个人又做互联网研发 类的职位,又做通信类销售的职位,还做软件类测试的职位,他最后挖人的时候能比得过专 做移动互联网研发,专做通信业销售的猎头吗? 3、可以快速致富 收益=成本×投资回报率×失败率 你在年轻的时候,成本是10~20万(你的薪水、期权),回报率是300%(给底层员工这个 回报率了不起了),失败率是99.9%(眼光不行,不具备判断力;能力不够,没法控制局面 降低风险)。 你在3、40岁的时候,成本是4、50万,回报率是3000%甚至百倍(给部门经理的,给创业 骨干的肯定不一样),失败率是90%(创业风险总是有的)。 你自己算算帐吧。 4、暴富机会一去不复返 引用李开复老师的一句话来回答——“中国平均九年出现一次大发财成功机会”,所以 你不用急着去赶李开复老师宣传的这次移动互联网热潮。9年后还有呢。 引用我写《通信行业求职宝典》写的一段话:“10年前,没有人会想到SP公司会这么挣 钱,新浪、搜狐等公司能靠着SP业务撑过了互联网最为寒冷的一段时间。8年前,没有没有 人会想到RIM会凭借黑莓达到一年60亿美元的年收入,净利润可以达到13亿美元;6年前没有 人会想到彩铃也会挣钱,一首“疯狂青蛙”居然能带来4000多万英镑的收入,4年前没有人 会意识到彩信报这种几个人就可以做的产品会有数百万数千万的订阅者,2年前没人想到 RIM很快就没落过时了,1年前没人想到移动互联网的泡沫会如此之大……” 5、期权 我只想说,我认识的中高层候X选X人,谈offer大家一般最关注的是薪水,鲜有最关注股 票、期权的,越高层越如此,给股票、期权再多也不如给钱实在。公司给你股票期权是为了 让你暴富的还是为了让你承担公司发展风险的? 公司如果眼瞅着明年就一定能上市,或者公司股票明年一定比现在涨100%,公司为什么 要给你这个捞钱的机会?股东方自己钱太多了? 收益越高,风险越高。如果有公司的期权能让你比同龄人多30%的收益,那意味着这事还 有点希望,要是能多100%,那意味着这事不靠谱, 要是能多1000%,那基本肯定这事没啥希望了。 ———————————————————————————————————————— ——————————— 中场休息,吃夜宵,晚上再更一次最后一段,写写移动互联网。之前说的最后一部分“ offer选择”就不写,没时间,明天还要干活。 四更———————————————————————————————— 五、李开复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看法和我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看法 简单分析一下,细的东西大家可以自己分析。我给个分析的方法——多看看各个互联网大佬 的动作和演讲,多去问问师兄师姐实际的人力、财力投入。跟着业内的大佬,而不是记者、 爱炒作的人走,你一般成功概率会更高一些。 1、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前景: “如果传统互联网的三大巨头,百度腾讯阿里加在一起,值一千五百亿美金的话,那么,移 动互联网三个巨头,将是一千五百亿美金的十倍,一万五千亿美金。” 对于这段话,互联网大佬们大多选择了无视,VC们大多选择了支持这段话。有个互联网老大 隐讳地调侃了一下,当然,人家说的很客气,不像我说的那么直接,他说的是“美国股市市 值最高的三家公司,埃克森美孚/苹果/微软加起来市值9千多亿美元,中国无线互联网三巨头 10年后市值加起来要达到1.5万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他列举的是美国前三,而全世界市值前三的公司加起来都没有一万五千亿……我估计李开复 1.5万亿的计算基础是全球货币高速贬值,而不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 2、机会大 “这个机会,我可以保证,绝对比1999年的更大,也许大五倍,也许大十倍,或者五十倍, 具体大多少我不好说,但是我肯定,绝对比当年丁磊马云的机会要大很多。” 网易手里有着一百多亿的现金,既然这个机会比丁磊当年大多了,那丁磊为什么不投个几亿 招几百人过来开发? 现在全国所有的移动互联网项目加起来还不够网易一家收购的。网易直接都买了,然后就可 以直接再造一个百倍于网易的公司,岂不是最快捷? 做为曾经的中国首富,第一代互联网CEO,目前中国最赚钱的三家互联网公司之一的老板, 丁磊的互联网从业、烧钱、赚钱经验可比李开复丰富多了。 3、发展 “你要来创新工场,从基层做起,从工程师做起。你在百度微软中国银行,可能十年二十年 ,你能成为一个中层或高层管理者,而在创业公司,快的两三年,慢的七八年,完全有可能 创业成功。” 唉,两三年的中高层,让我们羞愧地掩面而泣阿。 4、产品竞争激烈度 大家去看看豌豆荚的产品,再去看看qq推出的应用助手。豌豆荚是去年4月份推出来的,qq 应用助手是今年8月推出来的,两者一个推出来了18个月,一个推出来了3个月,你去看看现 在两者功能的差距。qq运用助手不知道现在装机量超过豌豆荚没有,就算没超过,我估计也 就是几个月的事情。 大家再随便去qq旗下挑一些手机客户端产品,看看适配的终端种类,再去业内的其它移动互 联网新秀们看看?不在一个量级。 Android给了很多手机公司机会,但是也给软件开发者带来了巨大的麻烦,终端适配这个事 情,不做,用户体验差,做,公司根本养不起这样一个团队。有些时候我甚至觉得在移动互 联网上做东西还不如在腾讯等的开放平台上做东西,起码不用去考虑各个终端的种类、版本 、屏幕等。 5、渠道 “推销不需要耗费巨大的渠道费用,直接经过搜索社交引擎推广” ucweb做了那么大了,今年在预装渠道里面被腾讯卡的死死的——要么你装我的qq和qq浏览 器,要么你装他的Ucweb,钱我给的更多。没钱,哪来的流量,真靠社交推广,360哪能那么 霸气当软件渠道商? 这两天还看到个很有趣的事情,跟大家分享一下。前几天苏宁易购图书上线搞活动,京东也 搞活动,当当也搞活动。苏宁的系统最烂,0点就挂了,半夜才好,活动也最一般。 但在某几家新闻门户看到的报道都是“苏宁易购血战XXX,投入巨资不惜亏本”,半点没提 过系统挂掉的事情,而京东当当的新闻是“京东当当图书战被指花钱买骂名:大部分缺货” ,边上还挂着一个新闻“京东重磅促销遇网络瘫痪 10月被投诉389起”。 呵呵,有时间可以多观察一下新浪、腾讯、搜狐的新闻,基本都是对掐,你看到的新闻都是 资本家们想让你看到的,不管是新闻网站还是微博。 6、移动互联网薪水和其它行业的薪水 移动互联网发展很快很大,薪水被抬的很高。 例如我们很多客户开的条件都是:有1、2年的相关经验,能独立干活的,不用名校毕业,不 用算法好,做Android的就能到20来万,做iPhone的能到25万,更高的也有。 远超过同期其它行业的人,我们前几年就看到这个趋势,前两年起就储备人才,这一年收益 颇多。但是,我们自己的判断是,现在的薪水泡沫在2、3年左右会慢慢破掉,这个行业的门 槛很低,技术难度并不大,这几年进去的应届生2、3年成长起来后就不会这么夸张。 而且,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开发未来成长空间较小,毕竟比起后台、搜索等,技术难度在那摆 着。在我们知道的所有互联网公司里面,起薪都很高,但是超过30万薪水的很少,35万的罕 见,40万的没见过几个。但是我们做的分布式后台、搜索、数据挖掘等职位,3、40万的很 普遍,1、200万的职位也有,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为什么。 因此我觉得,如果你热爱开发,技术大牛,可以选择后台、数据挖掘、搜索等难度较大的, 如果不是特别热爱开发,不是技术大牛,那你在Android开发和常规的一些开发职位中可以 选择Android开发之类的,毕竟都是工作,未来泡沫灭了也不会差到哪去,起码近几年收入 不错。 7、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环境和前景。 移动互联网的机会不少,也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但是跟小团队没啥关系,包括现在在 iPhone应用市场上,小团队存活的概率很低,开发、UI、推广等都是要钱的,人员成本也很 贵。有不少移动互联网小公司找我们招人,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给我预付我也不给你们做 ,太难了。大公司都抢不过来人,何谈小公司,so,这也是李老师为什么这么着急的原因。 毕竟创新工场这2、3年能活下来,不管最后成几个项目,他就算成功了,要是在这轮泡沫结 束前活不下来,他可能就成为了第二个方东兴。 现在的创业环境比以前要糟糕,当年遍地都是机会,全是空白的,现在创业你能做的就是依 附一颗大树创业,在qq、百度、阿里系等公司框下 的圈子里面创业,当年的淘宝都畏惧百度,现在的京东都畏惧etao,何谈其它。 8、创业门槛 “今天的创业和以前不一样了,你只要做一个最低的不被用户骂的产品,先推向市场。不 要太花力气琢磨用户喜欢黑色还是红色,一半黑一半红,哪个黏性大就用哪个,不要考虑让 用户注册好还是不注册好,一半注册一半不注册,看用户反应。如果你做汽车,一半黑一半 红,行吗?成本太大,做软件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无本生意,用户也不用付钱,互联网 就是你的实验室。” “采用云计算,不需要买服务器和带宽;采用开源软件,大大节省工程师成本;推销不 需要耗费巨大的渠道费用,直接经过搜索社交引擎推广,大大节约了营销成本……150万就 够了。虽然不算很低,但这是历史新低。 论据我就不评价了,如果论点是正确的,地的确门槛低,那么我想说——对创业者而言,在 初期想捞一把就走,门槛低是个好事,如果在中后期,那简直是个灾难。只能比烧钱速度和 兜里的银子了。 9、移动互联网前景 这话题太大了,我懒得写,只想说,前景很开阔,但是走势很难定,鹿死谁手未知,且未来 移动互联网开发的难度、门槛、平台到底是什么样?不知道。当有一天折叠屏幕、投影、电 池技术都解决的时候,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界限真会那么清晰吗?(貌似现在已经很模糊 了)。 而且,轻客户端,web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无线传输技术、材料学的发展给这个 行业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六、再见和祝福 以后就慢慢不写东西了,老了,该写的东西都重复一万遍了,没有啥写东西的欲望,也没啥 新东西好写的,每年看到你们讨论的都是一样的话题,都看了6、7年了。这可能是我最后一 次在job版写长文了,年底可能在职场版再写一篇长文,我的论坛生活就差不多over了,论 坛已经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的了。 在最后,想对各位师弟,师妹说的是—— 各位师弟,师姐师妹是你们的,offer和银子也是你们的! 各位师妹,师兄师弟是你们的,师姐师妹有时候也是你们的,offer和户口也是你们的! 看到不少公司今年开了40多万的offer,你们可以一定要努力,一定给北邮争光,户口和50 万的offer都要给母校拿一堆回来! 祝大家找工作顺利,11月才刚开始,后续的路还长。论坛以后靠你们啦!找完工作了别忘了 给你们的师弟师妹们多分享点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