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写blog已经不似当时的初衷,就像一些事情一样不晓得是不是已养成了一种习惯。
四班的诗情画意闷骚男兄弟批评说,有些写的太矫柔造作,有无病呻吟之嫌;小师姐也有次提起来说侬哪能开始絮絮叨叨了啦。
反过来跟J男msn上开玩笑,说还好啦,记得之前听谁说,侬过去若干年每年春天的一些经历好比taiwan最近拍的那些青春偶像剧里面的男配角,总是在剧情结束的时候会比较受伤。人长得比较青春偶像是满幸运的一件事情,但是生活真的如剧情,那就真的比较要命了。
按照王小波的说法,在blog里面只用代号,应该是他的习惯了,如,阿N,阿S,阿Yi,Rp...
王小波,这位伟大的作家在青铜时代之红拂夜奔里面描述李靖与红拂女的故事,讲起李卫公当初的一副市井无赖及有创意的生活:
后世的人们说,李卫公之巧,天下无双,这当然是有所指的。从年轻时开始,他就发明了各种器具。比方说,他发明过开平方的机器,那东西是一个木头盒子,上面立了好几排木杆,密密麻麻,这一点像个烤羊肉串的机器。一侧上又有一根木头摇把,这一点又像个老式的留声机。你把右起第二根木杆按下去,就表示要开2的平方。转一下摇把,翘起一根木杆,表示2的平方根是1。摇两下,立起四根木杆,表示2的平方根是1.4。再摇一下,又立起一根木杆,表示2的平方根是1.41。千万不能摇第四下,否则那机器就会哗喇一下碎成碎片。这是因为这机器是糟朽的木片做的,假如是硬木做的,起码要到求出六位有效数字后才会垮。他曾经扛着这台机器到处跑,寻求资助,但是有钱的人说,我要知道平方根干什么?一些木匠,泥水匠倒有兴趣,因为不知道平方根盖房子的时候有困难,但是他们没有钱。直到老了之后,卫公才有机会把这发明做好了,把木杆换成了铁连枷,把摇把做到一丈长,由五六条大汉摇动,并且把机器做到小房子那么大,这回再怎么摇也不会垮掉,因为它结实无比。这个发明做好之后,立刻就被太宗皇帝买去了。这是因为在开平方的过程中,铁连枷挥得十分有力,不但打麦子绰绰有余,人挨一下子也受不了。而且摇出的全是无理数,谁也不知怎么躲。太宗皇帝管这机器叫卫公神机车,装备了部队,打死了好多人,有一些死在根号二下,有些死在根号三下。不管被根号几打死,都是脑浆迸裂。
卫公有过无数的发明,都是一辈子卖不出去,最后卖给了太宗。太宗把它们投入生产,冠以“神机”之名。现在我们一听到神机两个字,就把它和虐待狂划了等号,怎么也想不到消防和开平方。卫公年轻时,做梦都想卖发明来救穷,但是一样也卖不出去。等到他老了以后,这些发明倒全卖出了大价钱,但是这会儿他已经不缺钱了。
人经常是这样,现在忙忙碌碌为了钱,以后有钱了却开始羡慕年轻时一无所有的生活。
据我所知,李卫公年轻时只卖掉了一件发明,那是一架用手摇动的鼓风机,他把它卖给了邻居的饭馆,卖了二十块钱。做成了这个买卖之后,他高兴得要了命,以为从此自己有了正当的生计,不用再当流氓了。——在此之前,饭馆里都用人来吹火。每个灶眼都要雇五个人,手持吹火筒轮番上前。有些人干了一辈子,就再也用不着吹火筒。他们的嘴唇长了出来,好像鸭子,稍一用力就能形成个肉管子。谁知过了不到三天,人家就把被火烧糊了的鼓风机送了回来,不但让他把钱退回去,还想要他包赔几乎造成火灾的损失。其实卫公做的鼓风机再好使不过,只是不能倒过来摇。假如倒过来摇就不仅不能鼓风,反而要把灶膛里的火抽到鼓风机里,把木制的叶轮烧着。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的是,再好的发明到了蠢货手里也不能起作用。可惜的是这世界上的蠢货总是那么多。但是人没法子和蠢货争论。人家要他退钱,他就老老实实地说道:花完了,退不出了,然后就伸出额头来说道:打几下罢。他老拿额头来付帐,以致上面老是有三道以上的紫印子。不认识他的人总以为他像一些老婆子那样,喜欢把脑门子刮紫,并且以为这样做了以后百病不生,其实不是的。
想法也真天马行空,王小波在这些段落描述中所体现出来的诙谐,无出其右者,基本上都是整篇都可以贴在Joke版的,并且大多需要标上带X的字样。
王小波的最大部头的著作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三部曲,得过奖的也是电影剧本《东宫西宫》,杂文也不错,尤其是收录在他的两个集子里面的:《我的精神家园》和《沉默的大多数》。可惜许多时候真正出名却是在人走了之后,如他,如凡高。有人说:出名要趁早,还真有些道理。
除了杂文、小说、电影剧本以外,王小波还是一个社会学工作者,有着严肃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这可能和他的理工科学历是密不可分的。王小波和李银河合著的《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这是一本很薄的书,不过百页余,和一本大学英语四级词汇速查手册差不多厚度,是一本正宗的学术著作。
前一阵子李银河过来复旦开讲座,好像是医学院请来的还是怎么回事,没去听过,印象都不深了。
这位作为王小波的妻子,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的phd,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一些感言里有讲到,王小波是一个即浪漫又专情的人,王小波书信有汇集成册出版为《爱你就像爱生命》,读过节选就要除了感慨,羡慕还会肃然起敬。
王也是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不过是个小硕。
毫无华丽的词藻,非常平实的口气,就好像是在和你谈话,但话语中带着浓郁的诙谐和黑色幽默。
王小波黑色幽默风格的典型体现:他在板着脸给你讲一些以前发生过的事情,他好像并不觉得这些事情有什么有趣,但你听了就是会忍不住一边拍大腿一边狂笑不已...。有人这样说,因为觉得单一的一句话往往不能准确的表达意思,而用多句话,从不同的角度去说,就能基本上确保自己的意思能够大致准确的被传达到对方,且能被大致准确的被理解。这就好像做物理实验,如果只做一次,那么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准的。做多次,取平均,才能减少偶然误差。当然,这样做,也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言多必失。
觉得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上午google到了王的文章,msg问当初推荐我看的那个中文系同学,回复说黄金白银青铜三系列,精彩程度与此三金属值钱度成正比。于是兴致勃勃的撇开JSP开始研究了青铜,下午翻开黄金时代已经有些习惯他的文风了。
麦兜说,我还发现,火鸡的味道,在将要吃和吃第一口之间,已经是最高峰了。后来,只是开始吃了,也就吃下去了。
诚不我欺。
顺带提一下,鱼头blog上说的他朋友N今天生日。素未谋面的两个人,有些观点上这么一致,人家某天甚至会写道:还有,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竟然跟Bing的兄弟Shao聊电话,至于聊什么,起来后全忘了,呵呵。 以为是巧合。今天Apr 19th. 殷历三月十一,农村素来是按照殷历来算的,记得二十四年前殷历三月十一我过来到地球的。鱼头回到:可以想象到Shao看到这段话的时候那个奸诈的表情,呵!总算找到了个不用让他们至于faint的理由了,即使很牵强。
晚上记得回了去了要打电话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