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意识能否数据化的探讨

电影《超能查派》中有一段情节是迪昂在自己即将死亡之际将自己的人脑意识进行数据化并传输进了一台机器人中从而使自己获得了“永生”。那么问题随之而来,人脑意识是否真的可以被数据化,换而言之,人脑意识真的可以以数据化的形式存在吗?同时,人脑意识的数据化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可能会存在计算资源争夺、现实世界中战争、宗教等因素被带入虚拟世界从而引发各种冲突等。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自我意识是人类大脑的神经活动。而要实现对意识的数据化,就必须首先考虑如何将神经信号转化成一种可被计算系统所识别的信号。两个神经元之间的通信是通过传递兴奋来完成的,其传导的过程大致分为两种:神经细胞内传输与神经细胞间传输。而神经细胞内的传输主要是通过电信号进行的,神经细胞间的传输主要是通过神经递质进行传输(少部分神经细胞间的传输是通过电信号进行传输)。这种电信号的传输特性使得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的神经活动成为可能,甚至可以通过模拟人的神经活动来模拟人的意识。人工神经网络就是借助这种特性并根据神经元的结构来刻画人工神经元以模拟生物神经系统进行信息处理。

                                      

 

 

由图可见,单个人工神经元可由一个小型的计算系统来实现,而且可以做成一个嵌入式固件,而多个固件通过某种规律连接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小型简单的模拟神经系统。而大脑中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大约有 8000 个突触连接至我们需要跟踪的其它神经元,而且很可能每个突触上都有几个信息。[2]这就意味着如果要模拟整个大脑神经系统,那么将需要一台存储量巨大并且运算速度较快的计算机,这个成本将是非常高昂的。其次,到目前为止,关于意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在当今的科学界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目前人工神经网络也仅仅是通过运算来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但与真正的思考仍有一定的差距。同时,要探索一个人的主观意识将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因为人对意识的处理过程全部是在大脑的内部进行的,而目前并没有一种有效的研究方式来帮助科学家来探索意识的本质。大多数对于意识的研究是基于人所表现出来的活动进行的,但由于这些活动的影响因素可能不止有意识,还可能掺杂有人的某些部位的生理反应以及外界的环境等因素。这就使得在研究这些活动时不得不考虑各种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因子以确定主要因素是否为意识,而人工神经网络是与我们所处的外界环境所分割的,如:外界环境的冷热变化、湿度变化等自然因素可以轻易的影响人的感官系统进而影响人的意识活动,而这些因素则很难影响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人工神经网络。

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状态中,我们的大脑会随着时间推移有不同的自组织模式。当我们意识清醒时,大脑区域之间交流频密,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联系。[2] 从中可以看出大脑之间的联系频繁度与意识是相互关联的,而要使人工神经元之间实现关联则需要通过数据的传递来实现,即一个神经元的输入将会成为下一个神经元的输出,这与神经细胞间的神经递质传输是极为相似的。同时,由于人的意识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所以在人工神经网络中相互之间传递的数据也必须是动态的,而且正如上文所说,要模拟人的神经系统还需要神经网络对外界有感知能力。而这种对外界的感知也要进行数据化以便成为神经网络能够识别的信号从而对网络内相互传递的信号产生影响。

最后,我们还应该考虑这种意识的数据化将会给我们的世界带来哪些影响。例如:当人的意识实现数据化之后可能会对现有的道德价值观体系造成冲击,因为,这种意识的数据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以一种虚拟的“永生”,这会对许多人的价值观产生较为重大的影响。而且,由于数据化之后的意识需要有一个载体来进行存储,那么如果当不止一个人的意识需要进行数据化时就需要考虑资源的分配问题了。总之,对意识本质的探讨仍然没有停止,科学仍在向前发展,意识能否数据化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1]严亚萍,王刚,姜盛基,徐敏.人工神经网络在环境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22,51(01):170-176.DOI:10.16581/j.cnki.issn1671-3206.2022.01.009.

[2]叶倾城. 未来人类能否将意识上传至新身体?我们应该这样做吗[C]//.《科学与现代化》2019年第1期(总第078期).[出版者不详],2019:30-35.

 

posted @ 2022-06-17 19:28  x宫商角徵羽x  阅读(51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