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四)

一、索引

1、目的

建立索引提高MySQL的检索速度,对修改删除添加效率降低

2、索引类型(四种)

第一种:fulltext 全文检索
    目的:解决模糊查询效率低的问题
    范围:CHAR、VARCHAR、TEXT

第二种:普通索引:index
    范围:可以对任何字段类型使用,但是不能和like一起用 

第三种:主键索引

第四种:唯一索引
    唯一索引查询速度是最快的一种

3、使用索引的优点

1.可以通过建立唯一索引或者主键索引,保证数据库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
2.建立索引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的数据,以及减少表的检索行数
3.在表连接的连接条件 可以加速表与表直接的相连
4.在分组和排序字句进行数据检索,可以减少查询时间中 分组 和 排序时所消耗的时间(数据库的记录会重新排序)
5.建立索引,在查询中使用索引 可以提高性能

4、使用索引的缺点

1.在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 会耗费时间,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
2.索引文件会占用物理空间,除了数据表需要占用物理空间之外,每一个索引还会占用一定的物理空间
3.当对表的数据进行 INSERT,UPDATE,DELETE 的时候,索引也要动态的维护,这样就会降低数据的维护速度,(建立索引会占用磁盘空间的索引文件。
  一般情况这个问题不太严重,但如果你在一个大表上创建了多种组合索引,索引文件的会膨胀很快)。

4、使用索引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建立索引的时候应该考虑索引应该建立在数据库表中的某些列上面 哪一些索引需要建立,哪一些所以是多余的.
一般来说,
  1.在经常需要搜索的列上,可以加快索引的速度
  2.主键列上可以确保列的唯一性
  3.在表与表的而连接条件上加上索引,可以加快连接查询的速度
  4.在经常需要排序(order by),分组(group by)和的distinct 列上加索引 可以加快排序查询的时间,  (单独order by 用不了索引,索引考虑加where 或加limit)
  5.在一些where 之后的 < <= > >= BETWEEN IN 以及某个情况下的like 建立字段的索引(B-TREE)
  6.like语句的 如果你对nickname字段建立了一个索引.当查询的时候的语句是 nickname lick '%ABC%' 那么这个索引讲不会起到作用.而nickname lick 'ABC%' 那么将可以用到索引
  7.索引不会包含NULL列,如果列中包含NULL值都将不会被包含在索引中,复合索引中如果有一列含有NULL值那么这个组合索引都将失效,一般需要给默认值0或者 ' '字符串
  8.使用短索引,如果你的一个字段是Char(32)或者int(32),在创建索引的时候指定前缀长度 比如前10个字符 (前提是多数值是唯一的..)那么短索引可以提高查询速度,并且可以减少磁盘的空间,也可以减少I/0操作.
  9.不要在列上进行运算,这样会使得mysql索引失效,也会进行全表扫描
  10.选择越小的数据类型越好,因为通常越小的数据类型通常在磁盘,内存,cpu,缓存中 占用的空间很少,处理起来更快

二、事务

1、概念

如果一个包含多个步骤的业务操作,被事务管理,那么这么操作要么同时成功,要么同时失败

2、操作

1)开启事务:start transaction
2)回滚:rollback;当有代码发生错误的时候,数据进行回滚
3)提交:commit;当代码没有发生错误,数据提交,并永久保存

3、MySQL数据库中默认自动提交

4、事务的四大特性

1、原子性
2、持久性
3、隔离性
  隔离级别
4、一致性
posted @ 2021-03-27 19:15  一名初学者  阅读(6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