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了四年本科感觉什么都没学到?
因为没有好好学,约等于没学。
不知道其他高校的本科同学们是怎么学*的,在文凭竞争力还可以的清华,基本上是日日学夜夜学,除了上课和体育就是学。特别是在*一*二自*几乎就是校园生活的全部,即便有学生会/团委、社团、恋爱、游戏,时间都是在可控的范围内,*三开始科研、实*、社工可能会占去很多的时间,但是自*仍然占据着相当多的时间。
每门课上讲一个半小时,课后要花三五个小时预*复*研读刷题,如果某天有4门课的话,当天基本上是不可能复*得完的了,好在还有熬夜和周末。理工科同学刷的最多的应该是《吉米多维奇》了,虽然很多题是重复的,虽然很多同学是挑着做的,但仍然不妨碍它是图书馆的畅“借”书。还有各式各类的教材讲义,由于上课时间有限,*多数老师讲课都是普普通通,经典名课和水课都不太多,所有同学要想学好都是靠自*。事实上,考来清华的同学们*多在高中时就是以自学为主,很罕见有主要依赖老师和课堂的了。
正是在这样的高压的自学压力下,清华的本科文凭竞争力尚可,同学们不说有多聪明水平有多么高,但至少专业是绝对扎实过硬的。所谓专业扎实过硬就是本科学到了东西能够解决具体问题,不论是科研上的还是公司里的。*多数清华的同学毕业后工作上手很快也比较容易受到认可,就是因为他们*学里真的学到了东西。光看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的话,清华和其他所谓的一本二本三本其实在纸面上是差不多的,只是这四年里学生的执行情况有所不同。
为什么很多人感受到工作后半年一年里学到的比*学四年里学到的都多?因为工作要完成绩效要挣工资不要被开除,有压力迫使刚入职场的菜鸟去认真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还有很多出国留学的同学,也感到出国后半年一年里学到的比在*学四年里学到的都多,因为国外有些*学的课业压力也很*,不像部分国内高校那么的“水”,语言不通导致求情威胁要分要及格的难度也增加了很多。
很多人工作后都会感慨浪费了*学的时光,因为国内的*学的确是学费出奇的便宜、资源超级充足,*学时间的也很充裕,这样的机会普通人一生也就只有*学时才有了。这个时候不利用好时间和资源充实加强自己,未来会感到深深的懊悔,可惜很多人年轻时不懂得这个道理。清华的同学也*多不懂得这个道理,只是随波逐流认真学*而已。此外,由于从中小学养成的依赖于老师讲课监督的被迫学*,没有变成有意愿有目的的主动学*,如果学校没有用考核的压力迫使学生自主学*的话,的确是非常容易沿着过去的惯性继续被动下去,直到生存的压力来压迫。
归根到底,*学生也还是尚未踏出校园,没有被社会捶打过的孩子,尚不懂得生存和生活是要付出巨*努力的。
转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9313348/answer/118285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