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 71 下一页
摘要: OProfile的原理比较简单:现在的很多CPU都提供一个所谓性能计数器的东西(performance counter),大致的原理就是程序可以注册告诉CPU对什么event感兴趣(比如CPU_CYCLE,CPU经历了一次时钟周期),然后CPU在执行了相应的操作后,就会在性能计数器上加1,这样程序就可以取出。所以,使用OProfile来定位CPU使用率的问题,就变成了让oprofile收集程序运行过程中哪个可执行程序(或是so)中的哪个function,消耗的CPU CYCLE最多。OProfile不是每次有了event都会记录下来的,OProfile有一个sample(采样)的概念,其实就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1-03 11:05 super119 阅读(543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其实build kernel很简单,首先参考kernel源代码目录下的README文件,基本上是这么几步:1. make mrproper -- 注意这一步走过之后,.config会被恢复成默认设置2. make menuconfig -- 在这里面check配置项,决定哪个打开,哪个关闭。哪些driver编译成module,哪些直接编译进内核3. make -- 首先会编译内核,完成后会自动编译modules几个Tips:1. 如果要做交叉编译,只需要定义CROSS_COMPILE环境变量就可以,比如:export CROSS_COMPILE=arm-none-linux-gnueabi-L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1-03 11:04 super119 阅读(114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windows下的Unicode是UTF-16,每个字都用两个字节来表示。编程的时候,通过TEXT宏,以及在项目中定义Unicode, _Unicode变量,就可以保证整个项目都是在Unicode下工作。现在在将字符串写入文件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问题。写文件用的是WriteFile函数,字符串本身都是UTF-16的,写入文件后发现用vim和记事本打开都无法正确显示。用16进制的方式查看,每个字都是对的,都是2个字节,如果是英文字母,第二个字节就是00。google了一下,发现了答案。要在文件开头写入0xfffe,这是Unicode file的identifier,windows下的记事本和写字板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29 17:30 super119 阅读(221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看windows via C/C++的时候,经常看到module, instance, image这样的字眼。其实这是windows中的一些术语,module就相当于exe, dll文件。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exe, dll都当作module被load。所以windows中的数据结构HMODULE和HINSTANCE是一样一样的,他们的值都是一个地址,就是该module的base address。这也就是为什么像LoadIcon/LoadImage这些函数都需要一个HMODULE的参数一样,他们需要这个参数去这个module的地址开始去将资源读取出来。exe和dll一般都是通过memory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29 17:27 super119 阅读(24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我用的命令:sudo tcpdump -i eth1 src portrange 10580-10581 # 看本机eth1上有没有收到对方10580-10581端口发过来的数据sudo tcpdump -i eth1 dst portrange 10580-10581 # 看本机通过eth1向任何主机的10580-10581上有没有发过数据BTW: Wireshark(原来的Ethereal)是个不错的网络监控分析工具,有图形界面,命令语法也和tcpdump差不多,可以使用。超级详细Tcpdump 的用法阅读提示:第一种是关于类型的关键字,主要包括host,net,port, 例如 host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29 11:02 super119 阅读(859) 评论(1) 推荐(0)
摘要: win2003没有配置的情况下,只允许单用户RDP远程登录。需要多用户登录,需要配置。配置文档在这里:/Files/super119/win2003_terminalservice_configuration.docx.zip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28 12:40 super119 阅读(29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Memory-mapped I/O(don't confused with memory-mapped file I/O) and I/O Port-------------- Overview --------------------------Memory-mapped I/O (MMIO) and port I/O (also called port-mapped I/O or PMIO) are two complementary methods of performing input/output between the CPU and peripheral devices in 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25 11:45 super119 阅读(207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有关交叉线和直通线:568A的排线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568B则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交叉线是指:一端是568A标准,另一端是568B标准的双绞线。直通线则指:两端都是568A或都是568B标准的双绞线。交叉线的顺序:一头:从左到右: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另一头:从左到右: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直通线的顺序:两头一样(从左到右)两头全是: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或者两头全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使用直通线的情况:1. 将交换机或HUB与路由器连接;2. 计算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25 11:42 super119 阅读(292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洪水以外的东西——被滥用的SYN拒绝服务(Synchronize Denial of Service)  当一个地区即将发生洪水(或者已经发生)的时候,当地居民的表现很少有镇定的:东奔西跑的、收拾财物的、不知所措的……整个城镇乱成一锅粥,造成的后果就是街道交通混乱,谁也跑不了。  这个问题到了网络上,就变成了一堆数据包只能在服务器外面乱撞而不入。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攻击者使用了SYN攻击。  要明白SYN攻击的原理,要从连接建立的过程开始说起。从我们输入一个网址到我们能看到这个网页,机器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为我们做了三件重要的事情:  1.机器发送一个带有“ SYN”(同步)标志的数据包给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25 11:42 super119 阅读(39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FLTK是目前最流行的跨平台的GUI界面开发包,最大的特点就是编程简单且运行速度极快在Windows系统下,只需使用VC打开fltk.dsw文件,然后设定好include路径,编译即可得到所有的exe、dll、lib在IRIX系统下(Linux也类似),安装FLTK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步骤:1、tar xvf fltk...2、env CC=“/usr/bin/cc -n32" CXX=“/usr/bin/cc -n32”(这步工作其实不做也可以)3、./configure --prefix=/usr/local/fltk --enable-shared --enable-gl4、make5、m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2-25 11:41 super119 阅读(270)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 7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