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杂谈
摘要:从事软件业也有几年了,经历几多个不同的公司、不同企业文化、不同的开发流程,不变的身边总是有零星高手和多数的普通程序员。我总是苦苦思索,一个刚入行的程序员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软件高手呢?在这里我们不讨论那些奇才怪才,比如几岁或十几岁就接触电脑、初中高中就会编程,或者大学期间就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人脉,或者辍学开公司去了的牛人们。我们只讨论一个普通的或相对优秀的程序员,在公司里工作的过程中如何成长为一个高手。 近几年国内的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上学期间只有几名学生有过软件业相关的实践,大多数可能连编程还不懂,即使学过c、c++、java课程。我一直反对大学毕业考研或者保研、直博或者考博然后留校任教.
阅读全文
摘要:————程序员的自我修炼 迷茫这个词,让我很迷茫,即使我不迷茫的时候,看到这个词儿也会迷茫。我努力说服自己不要迷茫,不要迷茫,可是越说越迷茫,大家现在状态怎样?是否听到看到感觉到那份迷茫? 也许你已经有所领悟,不要你想迷茫,你的脑袋里先要想出来什么是迷茫,然后再告诉自己不去想,可是不去想还是会想,这是你理智控制不了的。 怎么样才能不迷茫,不是去跟迷茫作斗争,而是找一个目标,替代迷茫。凡事心理想着目标,你就不会像以前那么迷茫了。即使你战胜了迷茫,你不迷茫了,接下来怎么样呢,你要原地不动还是要去哪里呢?没有目标,迷茫换个马甲很快就会回来找你。假设迷茫是-10,不迷茫是0,达到目标是+10,你告诉.
阅读全文
摘要:近期遇到很多朋友问及想从事Android开发,有些是大四的学生,有些是已经工作了,从事J2EE或者C++、C#等开发工作。对他们为什么要从事Android我不是很深入的了解,不过Android确实是一个近两年很火爆的热词儿,招聘职位很多,机会多、平均薪水比其他岗位要高一些。移动互联网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Android系统在智能手机领域里虽然用户体验不如IPhone,但价格还是令大多用户可以接受的。国内Android手机的使用者也非常多。希望未来从事Android开发,眼光还是不错的。 Android开发分三类: 1) 驱动开发 2) Android系统开发 3) .
阅读全文
摘要:前段时间和朋友去买笔记本电脑,为了省钱,选择的操作系统是DOS,这样节省了一百多块。但是你会回家也使用DOS命令行界面来做日常应用吗?这是显而易见的,作为programmer,自己安装了Ubuntu,这样才可以发挥出硬件的功能。当然,Ubuntu出了新版本,或者系统中的软件有了新版本,如果新功能有用,我们一般都会选择升级。这样可以更好的为我们达成目标服务。我们的大脑也是一样,身体各器官都正常,有的人的大脑停留在小学,有的停留在大学,有的则活到老学到老,一直在升级他的大脑。大部分人,决定他们人生的是脖子以上的部分,这部分的硬件大家都差不多,里面的软件却千差万别,有人装的是数学、有人装的是物理、有
阅读全文
摘要:自从软件业诞生后,虚拟世界得以与真实世界并行,二者互相依存,生生不息。软件有一些特殊的属性,与真实世界中的物质的属性不同,有些甚至完全相反,比如:一. 软件无新旧在真实世界中,我们使用的物品比如手机、数码相机、穿的衣服、背的包以及自己的身体、皮肤等等,无论你怎么保养,只能延迟使用寿命,这些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旧。而在虚拟世界中,软件却有另一个特性,它的新旧程度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无论这个软件是什么时候编写的,用了多久,用过多少遍,它本身的属性是不变的。二. 软件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中国有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专门做OEM,就是为其他品牌企业生产加工产品。无论生产流程多么科学合理、中国劳
阅读全文
摘要:没有IoC之前,有你才能有我,没有你就没有我;不懂得快乐法则之前,有你我才快乐,没你我不能活。有了IoC,我是霸主,符合我的标准才被拿来做我一个快乐的方式,我不依赖你,你要顺从我。这样不管你怎么样,我很快乐。因为你我相处的节奏(程序中对象的生命周期)由有我掌控。如果你懂得IoC,就知道怎样才会快乐。 过去,因为某些人或某些事让你快乐,这样你的快乐就被外在人事物所控制。 现在,把使你快乐的那些外在的东西抽象出来创造一个抽象的快乐模型,这个模型的关键有三个:一是简单,容易达成;二是有多种方式方法;三是这几个方法之间的关系式并列的,可替换的,是或者,不是同时。符合这些条件的可以被放进来,你想要快乐的
阅读全文
摘要:生活当中的MVC这里的V是视图,在生活当中就是一个讯息,当我们看到或听到一件事情,以及他人的观点后,会形成自己的观点,M是模型,也就是事实的真相,可是这个真相是在C的操控下变成了不同的视图,我们只能看到视图。C不需要告诉你他的观点,只要给你呈现会让你产生这个观点的视图就好了。我们都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透过V来看M,其实障碍在C而不再V,除非你看过很多的V和M,或者你就是C,否则很难了解事实真相。
阅读全文
摘要:想一想身边的亲朋好友及公司内部发生的一些事情,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我是无法看清背后的真相的,一方面因为信息存在信息获取的不对称,一方面信息发布被扭曲、选择性忽略或放大。那么对于千里之外的事情,我又如何能了解哪些表面的事实呢?更别说幕后真相了。
阅读全文
摘要:人的身体从到大成长是有限的,而灵魂,这个控制身体的软件,却可以从芸芸众生的渺小,成长为影响世界的巨人,
阅读全文
摘要:简单就是美把复杂的事情变得很简单,是有能力;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是没能力。让有能力的来当老师,推广普及,提升大众素质;简单就是能抓住本质,逻辑清晰。有逻辑的老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清脉络,抓住本质。没逻辑的老师,让学生越听越糊涂,最终放弃。
阅读全文
摘要:何理论、方法都是有应用范围的,也都是有前提的,没有前提也是一种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条件不限。绝大多是是有前提的,忽略这个前提就好像刻舟求剑,达不到效果,徒增烦恼。然后回来责怪教他理论或方法的人的不是,或者理论、方法不好用。 很多管理咨询公司,尤其是国内的,经常照搬国外的某些理论或方法,奉行拿来主义,不管环境、条件是否具备,用一套看上去很美的理论换取了利益,至于是否有效很难顾及了。 有这么一个比喻,说咨询顾问经常拿自己的理论当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都想去凿一下。 他们通过把自己的理论广义化来试图解决一切问题。 无论在教还是学,首先要明确前提和适用范围,然后是方法步骤,再次是纠正错误,最后重复练.
阅读全文
摘要:这个定律是我很早就感悟到的,但一直想不出叫什么名字好,其实也不一定守恒,可能是反比的关系,暂且先这么叫吧,想好了再改。简单解释就是:获得同样的结果,思考得越多,行动得越少,反之亦然。 比如我要买一部Android手机,有两种方法,一是去各大手机上场转,大量的看;另一个是首先明确我这次买手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买、想要买什么款式的、用来做什么、选择的标准是什么,然后到网上查符合条件的手机,再找商家,电话联系,联系好几家之后直接去购买,省去了不必要的盲目的看。 没有思考的行动就是盲目的行动,这时行动力越强离目标越远。 表面上看行动少的人比较懒,实际上较少的思考会导致大量无效的行动,并不会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