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2

一、第二章

  之前在第一章中,作者已经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人都是基于“理性”、“自利”两点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既然一个人是理性的、自利的,那么这个人会去怎么样待人接物呢,一群人在一起生活、工作,又会演化出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呢,会不会有规则的存在,规则的存在又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则?所以这一章作者将试着阐明两个重点,首先是在理性、自利的驱使之下,一个人会在行为上做出哪些取舍。其次,是当一个个的人组成群体和社会时,他们会基于理性、自利做出哪些安排。以后的各个章节,作者总是通过先提出主要问题,再分别举例叙述,最后用结语收束的总-分-总结构行文,这一方式既可用于教学思路,也可用于写作布局,而且在这两个方面都已经被广泛采用了,开门见山,值得我们学习。

  规则化和成本

  人在这个社会上总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那么人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不一样的事、类似的事、不一样的人、同一类人呢?“有人曾经戏称:能够坐,就不要站着;能够躺,就不要坐着。”同样的道理,人不如机器,面对不同的情况不会有无数种不同精确的算法,人所倾向的是一种规则化、定义化的原则。例如见到师长要打招呼、敬礼就是这样一种原则,这里的师长包括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以及参加过的辅导班的老师,但是如果把师长细分成这么多部分就显得太累,把他们概以一个规则就省气力。类似的情况很多。所以作者得到了两点重要的启示:第一,人会把某些事情规则化,而且对于众多规则而言,人会以更高层次的规则来统御这些规则;第二,规则化本身就反映了“成本”的概念,人会设法降低自己行为的成本。

  随后熊先生举了一个“稻草人”的例子进一步加以阐释。简言之,就是每个人都会对每类人有一个“刻板印象”,或者说是给别人“贴标签”,比如胖的人是胸无城府,瘦的人是工于心计之类的。贴标签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给自己对这个人的印象设置一个参考点,以防止“面对陌生或不可知的人事时,心情上很可能有的彷徨无依”。其实贴标签的行为就是降低了为人处事的成本,但是这一种办法并不一定能够很准确的认知他人,但是不碍事,不妨先从这些标签开始认为起,如果不符合再去修正,符合的部分正好成为标签的佐证。其中有一句话对我很有触动“被贴标签的人不一定有问题,倒是给别人贴标签的人反而心态可议!”人活在世界上,不是为了让别人给自己贴好评标签的,而是要做自己、活出自己,完完全全可以把贴标签的人看作是心态可议的旁观者不予理会。

  最后熊先生提出两点观点:一是语言和概念本身,就能够清楚反映人会基于理性、自利而设法降低行为的成本;二是降低成本,可以说是人类行为背后最主要的驱动力之一。

  制度的内涵

  制度其实就是一种规则,每个人的习惯就是自己为自己定下的规则,也可以说是自己为自己所选定的大小制度。制度既然是规则,就意味着“画地自限、跟着习惯走”,它的最大好处就是降低行为的成本。熊先生说道,每一个人都能够很迅速有效地行动、因应环境就是因为每个人为自己选定了大大小小的诸多制度。书中讨论到制度与成本的关系,“抽象地看,制度是人可以利用的一种资产,但同时也是一种局限行为的束缚。”

  在故事中,熊先生举了以前所带的军官研讨班上的一个论题作为引入:为什么教战守则里要强调“带兵带心”而不是“带兵带形”?所谓“带兵带心”指的就是要让士兵从心里面理解和领悟长官的意志和思想;“带兵带形”是指让士兵在不同的作战环境里执行好长官制定的行为标准和战术。为什么说前者好呢?作者认为,真实的战场上,所面临的情况复杂多变,很多时候长官并不能预计战场的情况,所以不可能给予全部的指导;当士兵理解了长官的意图以后,面对复杂的情况,他就能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长官放心,不需要长官一样样去教,所以前者好。“一言以蔽之,带兵带心是领导统御上成本比较低的方式。”作者随后引发了对于许多传统智慧警句中隐含的成本效益逻辑的思考,比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就是因为在家靠父母成本低效益高,出外靠朋友成本低效益高。还有比如“吃苦就是占便宜”、“擒贼先擒王”、“大德不逾闲”等都是强调某种成本效益的结构。但是有的时候,传统智慧里面会出现冲突对立的情况,比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一种智慧,“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也是一种智慧;“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要慷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则提醒要自利。它们都代表了成本效益的结构,但是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取舍才好呢?我想,这可能也和社会的环境有关系,就比如说,强调“吃亏就是占便宜”的社会,可能是比较保守而不鼓励挑战现有秩序;相反,强调“有理走遍天下”、“替天行道”的社会,可能比较尊重个人价值。我突然感觉中国似乎正在从前者向后者慢慢过渡,但是多年的文化积淀和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可能还是会让我们倾向于一点前者。

  从个人到群体

  一个人为了适应环境会选定一些自己的规则制度,一群人在一起生活当然也就会通过一系列的互动产生关于群体的规则制度。但是无论制度怎么发展怎么走,就好像有道路和交通的社会一样,无论选择开车靠左还是靠右,还没有哪个社会选择了“随便走”这个制度。“和一个人所自我设定的制度一样,群体的制度也同时具有两种性质:是束缚行为的‘限制’,也是群体所可以利用的‘资产’。”制度能发挥作用,归根结底需要人的支持。

  加州的安纳罕市,境内有迪斯尼乐园,因为乐园扩建以及附近相关事业的发展,雇佣了很多工人。工人的工资不高,但是住宿的租金太高,因此市政府决定把一些民营企业的办公大楼改装成单人套房并且廉价租给工人。为了推动市中心的发展,政府还以租税上的优惠政策吸引餐厅、服饰业在市区内特定地点开业。还有,经过协商,政府把一大片市政府边上的空地以一美金价格卖给太平洋电话公司盖楼。电话公司得到的好处是减少了成本,政府得到的好处是创造了一些就业机会,能够促进消费和商业活动,还可以在营业税、财产税等税收上得到回报。其实,制度是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福祉所设计和发展的工具,可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谁会相信市政府官员不是图利他人?谁会想到市政府和一般民众可以间接受益?但是在美国那个社会里,似乎一般人对于代议政治这种“制度”比较有信心。

  这就引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环境里人的特质,会影响到维持制度所需负担成本的高低。人对“制度”以及“运作制度的人”有多少信任,往往就决定了哪些制度会出现,而这些制度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简言之,环境决定制度,单纯把制度搬到环境里,不见得有效果。就像熊先生在本章最后的一段话说的一样:“过去看到别的社会有好的制度,就想到最好移植到自己的社会中来。后来才深切体会到,橘逾淮而为枳;制度的移植,是非常细致复杂的一件事!”我的体会是,制度的好坏与其本身的优劣固然有关系,但与环境中人的特质是否符合也有关系。

二、第三章

  有一句话,我感觉很搞笑,一定要在这里提一下,这也是作者开章自我戏谑的话:“经济学和经济学者常受一般人的嘲弄,很有名的一则是,你只要教会一只鹦鹉说‘供给’和‘需求’,这个世界上就多了一位经济学家!”确实,现在经济学者提“供给”和“需求”的字眼已经到了“连篇累牍”的境地啦!但是熊先生却在幽默之余不忘切中肯綮,立即话锋一转,说道:“依我看,如果哪只鹦鹉确实能适时地说出‘需求与供给’,我们不仅多一位经济学者,而且还是一位能发人深省、有教育意义、可以开启智慧的经济学者。”所以,怎么样能够适时的、合理的运用“需求”和“供给”这两个概念就成为了本章的主题。

  在这一章里,熊先生将先说明供给和需求的特性,然后解释供需在市场里碰面时的现象。最后指出市场机能只是运用资源的方式之一,运用资源还有许多其他的方式;当然,要选择哪一种方式,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什么本章要在上一章讨论完制度以后开始讨论起供求关系了呢?我觉得制度归根结底是主观的、能动的、靠人自己总结自己实践造出来的,虽然先天也有自然的影子,但是毕竟古往今来,制度的更替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供求关系可以说是人类社会里最最重要的一组自然关系,它不需要人造出来就生来有之,只是人给它明确化了、规范化了;它不需要试错就能证明是对的,千百年来人类无不遵守着这样的规律。这一章,就是要从自然的供需角度讨论人类社会、发掘富含的经济学自然科学原理、深入理解人的基本特质。

  供给和需求

  在这个部分里,作者带着我们重新回顾了一下什么是供给,什么是需求。简言之,供给就是给,需求就是拿。但是供需关系不是单纯的就是商品的交换,作者提到,“父母与子女的互动,一方面需要养育爱心,一方面需要供给养育爱心;和同事朋友的交往,不也是友情的供给与需求吗?”所以人绝大部分的活动,其实都隐含了供给和需求。供给的基本特性是,价格愈高,供给量愈大。原因非常简单,人都是理性、自利的,闻香下马,闻利而至。当然这种特性也有例外;有些性质非常特别的对象,无论价格高低,供给量都是固定的。而在需求方面,刚好与供给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量的反向关系,反映了人行为上的规律性。这里的价格,不一定就是多少钱,也可以是其他价值上的刻度。“了解了抽象价格的意义,就可以试着观察和分析,影响人们行为的到底是哪些(抽象的)价格?”

  供需相会

  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供给与需求的相会是很普遍的很容易发生的,但是作者认为只有在人们讨价还价的时候才是供给与需求相遇的最直接的情形。其实任何一桩买卖,只要是双方自愿的,都隐含了双方的互惠。作者在这里举了一个很朴实的例子:一打鸡蛋的成本可能是20元,卖得30元,蛋农和经销商赚了10元。另一方面,买了一打鸡蛋回家做葱花炒蛋,吃了以后得到的快乐(假设)值50元,比售价又多了20元。因此,经过一转手,鸡蛋由原先的20元变成50元;通过买卖,鸡蛋的价值增加了30元!这当然是作者臆想的一种情形,经不起仔细的推敲(比如为什么我吃了葱花炒蛋得到的快乐值50元而不是30元),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推导出来的,那就是经过一次交易,换手对象的价值增加;经过多次换手,价值可能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自愿性的交易,资源会逐渐流向价值最高的使用途径。如果资源不能自由流动,宝贵的资源就很可能被浪费误用掉。熊先生是一个倡导市场、倡导自由资本经济的经济学家,在这里他说出了自己的一个立场:市场机能,超越行政命令和伦常关系,能够既使得买卖双方互惠,又使得资源流向最有价值的地方。

  他在这里说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在“国军”的军官里,多数都非常英俊而且体态优雅,为什么呢?故事中他和班上同学们争论的过程我忽略不谈,只说结论,结论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先天因素好,这些军官们有很多都来自于眷村(应该是高级军官家属院一类的生活小区吧),父母血缘隔的远,所以五官比较俊秀亮丽;二是环境影响大,眷村里的这些军官后代们常常一同呼朋唤友、参加舞会、郊游、追女朋友,留给读书的时间不多,考不上好的学校自然就去当兵;三是实际需求有,带兵的军官每天要面对很多部属,所以仪表很重要,而且上级在考虑升迁的时候,多少会考虑到这个因素。随后,作者作了深一步的思考,其实军官们的英俊潇洒就是供给与需求这两股力量交互运作的结果。适当的供给配合上时代和环境适当的需求,当然就会导致一个合理的现象的出现,“国军”军官英俊潇洒就是这样一个典范案例。

  市场结构

  从一般的情况上看,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供给着的数目和需求者的数目。所以又可以分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但是市场其实是曲折复杂的。作者让他的学生去调查三种不同的定价方式:便利商店的饮料、高速公路紧急事故的拖吊业者或救护车、黑白道按时收取的保护费或是节敬。下面是作者的观察:“便利商店里饮料的定价,大概是最简单明确的。根据进货成本加上某个百分比,再考虑一些相关的因素(促销、季节变化等),就定出一个价格......黑白道是根据潜在的利益,需求付出某个百分比,以得到供给的保护或服务......高速公路的拖吊服务和救护车服务一样,最重要的特性是‘解救危难’......当急迫的需求碰上从容的供给时,高下立判;供给会狮子大开口的予取予求,一点都不令人意外。所以虽然救护车和拖吊车都有明定的收费标准,敲竹杠的事还是屡见不鲜......抽象地看,三种不同的定价方式可以说都是落在价格的光谱上,而且是位置不同的点。饮料靠近一个端点,救护车和拖车靠近另一个端点,黑白道的服务费则是介于它们之间。”这些主要都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高下地位上,交互频繁、地位均等,类似于便利店饮料,就能使价格明确可见;供给与需求彼此处于高下不同的地位上,价格往往就是高下不稳定的。“有趣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个价格光谱上的点,会慢慢向便利店饮料这个端点移动。”也许熊先生还是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的吧!

  政府和市场机能

  这个部分我只想罗列一下作者的几个重要的观点,具体的分析和事例可以亲自看书。一是,市场机能最发达的社会,一般往往是人民生活最富裕,人性尊严最受礼遇的社会。市场并不是万能的,一旦出现通货膨胀、失业这一类的问题,人们就会希望政府来出面解决,因此,几乎所有的社会里,政府都会介入或干涉市场的经济活动。可是,出于善心的举动不一定能保证有好的结果,根据粮食平准基金的案例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二是,对于经济学者而言,市场机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坐标:在市场里,自愿性的交易使双方蒙受其利;供给与需求人数的多少,会影响市场结构,进而又影响双方的福祉;通过自愿性的交换,资源会流向价值最高的使用途径;如果不利用市场机制来运用资源,就必须依赖其他的方式。

  在本章的最后,作者阐释了市场机能的两重重要意义,一方面,市场机能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所在;另一方面,市场机能像是一个参考点或者参考坐标,可以帮助经济学者探讨和分析人类的非经济活动。从这些作者得出的结论都可以看出,作者倾向的是自由资本主义下的市场经济。

posted on 2015-12-07 00:19  stzhang  阅读(67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