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 2019 游记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行程。 —— elder
友情链接 @WLZS 的游记
很久以前
约 Day -1500,小学老师办公室
老师:“tyz,我们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趣味程序设计比赛」,你想不想去啊?”
tyz:“吼啊!但我家长兹不资瓷啊?”
老师:“当然是资瓷的啦!今天放学你就去基♂房一趟喔!”
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一番批判对话,彻底改变了 tyz 接下来的六年。
约 Day -340,初中计算机房
yyr:“哇我 \(412\) 耶”
yky:“呀我测出来 \(404\)”
wjk:“呀我上了 \(350\)”
dyh:“艹我居然只有 \(319\)”
tyz:“为啥我只有 \(298\) 啊”
1= 分数线:\(310\)
“OI 这个东西,真是搞不透啊……”
正文
Day 0,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
太晚了,敲了几个板子就睡觉了
明天加油,rp++!
Day 1,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
开题状态良好,完全没有意识到接下来 3.5h 的腥风血雨。
并没有把题目通读一遍,直接开 code。
先手推了一会儿 \(N = 1,2,3,4\) 的样例。找到规律后发现可以直接递归做。前 15 分钟把 D1T1 切了,为了求稳还检查了一会儿。过了一会儿猛然发现这道题有 5 分疑似卡精度,测了下 \(N = 64\) 果然过不了,全输出 \(0\)。改了下代码,加了个 ULL,然后就过了。问题不大,至少不会爆零了gg
接下来开 D1T2,按照以前的经验,D1T2 可以在 40min 内切掉,再看一下题,和以前做过的某一道题比较类似,于是没想打暴力,直接写正解(后来证明应该先数据分治一下)。
一开始把先前那道题的结论搬了过来,认为在树上维护一个栈,如果两段前缀的栈状态一致,那么它们中间就应该是一个合法的括号序列。
高高兴兴地打了 30min,然而突然发现自己过不了 (()())这种数据。当时以为自己结论记错了,于是又对结论进行了 “微调” ,然而还是过不了大样例。
后来证明是我想错方向了。。。事实上是个树上dp。然而我在这道题上耗了两个多小时。。。
最后自测 D1T2 只有 \(10\) 分。
最后 \(30\) 分钟,不敢再耗在 T2 上,被迫开 T3。打了个 \(10\) 分的暴力反手走人。
Day 1.5,Hotel
上午自闭了,颓废了一下午)
Day 2,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
Day2 照常开题。看到密码我就有点慌了。
meal 这道题看起来是个计数dp(而且一开始我 TM 还把题给看错了),但是我并不怎么会。不过 \(64\) 分的数据还是很好过的,30min 打了个 dp 然后就水到了
D2T2 看了一眼以为是贪心(后来发现明显区间dp可以拿一些分,而且我居然当时没想到),不知道怎么搞,先看 T3。
T3 的 \(N^2\) 和 链 的数据很好拿,花了接近 1h 把 \(55\) 分拿了。然后开始推二叉树的规律,然而推了 30min 并没有什么进展。
回头去搞 D2T2,随便打了一波贪心,过了小样例,然而大样例 WA 了,答案只有前几位是对的。
这时时间已经剩的不多了(ZhuaJinShiJian!),放 Linux 下编译了一下就开始坐等退役。
自测
\(100 + 10 + 10 + 64 + 12 + 55 = 251\)
擦线苟省一……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