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专注于DotNetNuke

侧评孔明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演进到三国时代。三国那纷乱数十年,死了那么多人,最终又归一统(具体事件详见《三国志》、《三国演义》等等),上演了一场人间闹剧。可是这场纷乱的闹剧难道就是为了证明赤壁之战导致的天下三分不过是一场空而已?

        不是,那么这场闹剧展现给我们的是什么呢? 这不由的使我进行深入的反思!

       历史的往事慢慢的浮现在我眼前,北方政权的最终胜利靠的是生产发展的好,路子走对了,国力强盛了,王师一出,各割据势力基本上不战而降。相比之下,蜀汉先有孔明六出祁山,后有伯约九伐中原,空耗国力以致生灵涂炭、图耗人命,最终还是走上一条败亡的不归路。同时也给后人留下颇多遗憾,此后多有诗文称赞孔明这位失势英雄,这是别话,带过不提。

      当然,我们要承认,孔明同志在天府之国还是干了一些有益民生发展之事的。但是,我们要充分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孔明他发展生产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他个人的梦想,是为了他的忠君践诺。诚然,对于个人而言,这无可指摘,其个人素养堪称楷模,单就个人行为而言亦为后世臣子之典范。然而,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就不去检讨他的行为给整个国家、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他的行为事实上在抗拒国家统一(当然制造民族分裂是绝对谈不上的),造成统一延缓,大量军人、平民直接或间接死于战乱,其行为已脱离为国为民之本有之意。更有甚者,其直接或间接发动的战争导致国家总体实力下降,以致为后来发生“五胡乱华”这样的严重事件客观上创造了条件。

      在历史问题上,我们要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不要搞一刀切。虽然孔明同志在国家统一的关键问题上没有站对阵营,没有站到能够代表进步的一方而且客观上还做了很多阻碍统一,违背广大人民渴望和平、渴望安宁的事情。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就否定孔明同志对待工作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时而后已的认真态度,其个人智慧以及个人操守还是非常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的。我们还是要对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致以深深的敬意。

       孔明同志一定能够在定军山下安息!但是,这不能阻止我认为他是个在三国闹剧中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是中国那个时代所有悲剧的集中体现者。

       悲哉,孔明!

posted on 2005-01-03 11:28  阿飞虎  阅读(597)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