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脉宽调制)信号中的**死区**
PWM(脉宽调制)信号中的**死区**(Dead Time)是为了防止在开关器件(如MOS管、IGBT等)切换时,上下桥臂同时导通,导致短路或击穿。以下是PWM死区的原因及补充内容:
---
### **PWM死区的原因**
1. **上下桥臂直通( Shoot-Through )**:
- **原因**:在PWM控制中,上下桥臂的开关器件(如MOS管)在切换时,如果同时导通,会形成低阻抗路径,导致瞬间大电流,可能损坏器件。
- **解决方法**:插入死区时间,确保上下桥臂不会同时导通。
2. **开关器件的开关延迟**:
- **原因**:MOS管或IGBT的开启和关断时间不一致,可能导致一个器件未完全关断时,另一个器件已经开启。
- **解决方法**:通过死区时间补偿开关延迟,确保安全切换。
3. **驱动信号传播延迟**:
- **原因**:驱动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延迟,导致上下桥臂的控制信号不同步。
- **解决方法**:加入死区时间,抵消信号传播延迟的影响。
4. **寄生参数影响**:
- **原因**:电路中的寄生电感和电容可能导致开关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滞后,增加直通风险。
- **解决方法**:通过死区时间减少寄生参数的影响。
---
### **死区的解决方法**
1. **硬件死区控制**:
- 使用专门的死区控制芯片或驱动芯片(如IR2110、IR2184等),自动生成死区时间。
- 在硬件电路中加入RC延时电路,人为制造死区。
2. **软件死区控制**:
- 在微控制器或FPGA中通过编程插入死区时间。
- 根据开关器件的特性,动态调整死区时间。
3. **优化死区时间**:
- 死区时间过大会降低系统效率,过小则无法避免直通,需根据开关器件的特性(如开启/关断时间)和电路参数优化死区时间。
4. **驱动电路设计**:
- 使用隔离驱动电路,确保上下桥臂的驱动信号完全独立。
- 增加缓冲电路,减少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和延迟。
---
### **死区时间的影响**
1. **负面影响**:
- 死区时间过长会降低PWM波形的占空比,影响输出电压或电流的精度。
- 可能导致系统效率下降,尤其是在高频开关应用中。
2. **正面作用**:
- 有效防止上下桥臂直通,保护开关器件。
-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 **总结**
PWM死区是为了防止上下桥臂直通而设计的重要保护机制。通过硬件或软件方法合理设置死区时间,可以避免MOS管击穿或损坏,同时需优化死区时间以平衡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