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是通过Intent的action、type、category这三个属性来进行判断的

https://baike.baidu.com/item/Intent/5468510
 
在应用中,我们可以以两种形式来使用Intent:
直接Intent:指定了component属性的Intent(调用setComponent(ComponentName)或者setClass(Context, Class)来指定)。通过指定具体的组件类,通知应用启动对应的组件[1-2]  。
间接Intent:没有指定component属性的Intent。这些Intent需要包含足够的信息,这样系统才能根据这些信息,在在所有的可用组件中,确定满足此Intent的组件。
对于直接Intent,Android不需要去做解析,因为目标组件已经很明确,Android需要解析的是那些间接Intent,通过解析,将 Intent映射给可以处理此Intent的Activity、IntentReceiver或Service。
Intent解析机制主要是通过查找已注册在AndroidManifest.xml中的所有IntentFilter及其中定义的Intent,最终找到匹配的Intent。在这个解析过程中,Android是通过Intent的action、type、category这三个属性来进行判断的,判断方法如下:
如果Intent指明定了action,则目标组件的IntentFilter的action列表中就必须包含有这个action,否则不能匹配;如果Intent没有提供type,系统将从data中得到数据类型。和action一样,目标组件的数据类型列表中必须包含Intent的数据类型,否则不能匹配。
如果Intent中的数据不是content: 类型的URI,而且Intent也没有明确指定它的type,将根据Intent中数据的scheme (比如 http: 或者mailto: ) 进行匹配。同上,Intent 的scheme必须出现在目标组件的scheme列表中。
如果Intent指定了一个或多个category,这些类别必须全部出现在组建的类别列表中。比如Intent中包含了两个类别:LAUNCHER_CATEGORY 和 ALTERNATIVE_CATEGORY,解析得到的目标组件必须至少包含这两个类别。

调用模式

编辑
显式Intent直接用组件的名称定义目标组件,这种方式很直接。但是由于开发人员往往并不清楚别的应用程序的组件名称,因此,显示Intent更多用于在应用程序内部传递消息。比如在某应用程序内,一个Activity启动一个Service。
隐式Intent恰恰相反,它不会用组件名称定义需要激活的目标组件,它更广泛地用于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传递消息。
在显示Intent消息中,决定目标组件的唯一要素就是组件名称,因此,如果你的Intent中已经明确定义了目标组件的名称,那么你就完全不用再定义其他Intent内容。
而对于隐式Intent则不同,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组件名称,所以必须由Android系统帮助应用程序寻找与Intent请求意图最匹配的组件。
(Intent定义:Intent是一种在不同组件之间传递的请求消息,是应用程序发出的请求和意图。作为一个完整的消息传递机制,Intent不仅需要发送端,还需要接收端。
显式Intent定义:对于明确指出了目标组件名称的Intent,我们称之为显式Intent。
隐式Intent定义:对于没有明确指出目标组件名称的Intent,则称之为隐式Intent。
说明:Android系统使用IntentFilter来寻找与隐式Intent相关的对象。
显式Intent直接用组件的名称定义目标组件,这种方式很直接。但是由于开发人员往往并不清楚别的应用程序的组件名称,因此,显示Intent更多用于在应用程序内部传递消息。比如在某应用程序内,一个Activity启动一个Service。
隐式Intent恰恰相反,它不会用组件名称定义需要激活的目标组件,它更广泛地用于在不同应用程序之间传递消息。
在显式Intent消息中,决定目标组件的唯一要素就是组件名称,因此,如果你的Intent中已经明确定义了目标组件的名称,那么你就完全不用再定义其他Intent内容。
而对于隐式Intent则不同,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组件名称,所以必须由Android系统帮助应用程序寻找与Intent请求意图最匹配的组件。
Android系统寻找与Intent请求意图最匹配的组件具体的选择方法 是:Android将Intent的请求内容和一个叫做IntentFilter的过滤器比较,IntentFilter中包含系统中所有可能的待选组件。
如果IntentFilter中某一组件匹配隐式Intent请求的内容,那么Android就选择该组件作为该隐式Intent的目标组件。
Android如何知道应用程序能够处理某种类型的Intent请求呢?这需要应用程序在Android-Manifest.xml中声明自己所含组件的过滤器(即可以匹配哪些Intent请求)。
一个没有声明Intent-Filter的组件只能响应指明自己名字的显式Intent请求,而无法响应隐式Intent请求。
而一个声明了IntentFilter的组件既可以响应显式Intent请求,也可以响应隐式Intent请求。在通过和 IntentFilter比较来解析隐式Intent请求时,Android将以下三个因素作为选择的参考标准:
Action
Data
Category
而Extra和Flag在解析收到Intent时是并不起作用的。
 
posted @ 2018-03-15 17:22  sky20080101  阅读(31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