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19 档案

摘要:本学期收获最大的内容: 1.通过课后作业学会了很多自己以前不会的算法 2.通过团队开发意识到了团队的重要以及如何在一个团队里面生存下去 3.团队开发中接触到的新知识领域 需要改进: 1.做事情的积极性,在积极性方面自己还是有点欠缺 2.处理问题多角度话,分块化。 3.增加课下练习时间 批评意见: 作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20 07:40 孙浩楠 阅读(11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PHP大作业,复习数据库。学习时间:7个小时。码量:200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13 03:06 孙浩楠 阅读(6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实现目标与保障质量的矛盾: 书中作者提到:说到目标和质量的问题时,提及“平衡时间、资源和功能三者的关系”。这其实是一个实施过程中的细节。或者说,它是一个具体的方法,而不是目的。另外,软件工程是灵活的。死读一本《软件工程》的人不会做真正的软件工程。 个人感受: 在团队开发过程中我深有体会。我们预期目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13 03:06 孙浩楠 阅读(17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学习时间:2小时。代码量:300行 发表博客:用户评价 搜狗输入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10 03:16 孙浩楠 阅读(8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用户需求: 英语的26 个字母的频率在一本小说中是如何分布的? 某类型文章中常出现的单词是什么? 某作家最常用的词汇是什么? 参考他人代码如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09 07:42 孙浩楠 阅读(17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是懒人造就了方法 书中提到: 书中用战国时期李冰凿山和愚公移山的例子对比说明了是懒人造就了方法。我们已经看到事物的进化了。同是战国时代,《列子·汤问篇》里的愚公就要“碎石击壤”,而李冰就已经懂得“积薪烧之”了。 会有人说愚公是“碎石”,并没有说他“碎石”的方法究竟是“斧钺以凿之”,还是“积薪以烧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07 02:49 孙浩楠 阅读(11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以前读构建之法里面也谈到了团队问题以及绩效管理问题,可能是这学期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团队开发大作业把。在大道至简看到了团队的信息,就又读了两遍。 书中提到了三个人的团队:三个人的团队 。三人团队主要特征:主从,监督和责任;一个人并不是团队,因为他是独立的。然而两个人也不是团队,只是相互监督,相互依靠。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06 02:06 孙浩楠 阅读(10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就目前大家普遍使用的搜狗输入法来说。用户界面简单大方,并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输入法皮肤,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体验。当我们用搜狗输入法打一个词语时,他会记住你的选择然后下次你只要打出一个关键字后面就会出现你以前打过的词语。短期刺激:一开始安装之后就会推荐给用户好多模式。长期刺激用户每次使用的时候都会看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02 07:34 孙浩楠 阅读(15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三人行设计了一个灌水论坛。信息学院的学生都喜欢在上面交流灌水,传说在论坛上有一 个“水王”,他不但喜欢发帖,还会回复其他ID发的每个帖子。坊间风闻该“水王”发帖数目超过了帖子数目的一半。如果你有一张当前论 坛的帖子(包括回帖)列表,其中帖子的作者的ID也在其中,你能快速的找到这个传说中的水王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02 07:23 孙浩楠 阅读(9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学习时间:3个小时 代码量:300行 学习了安卓连接数据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6-01 03:16 孙浩楠 阅读(70)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