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 学习笔记
TCP/IP 学习笔记
OSI 7层模型
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应用层
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并规定应用程序中的通信相关的细节.
表示层
将应用处理的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格式,或将来自下一层的数据转换为上层能够处理的格式.因此它主要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
具体来说,就是将设备固有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网络标准传输格式.不同设备对同一比特流解释的结果可能会不同,因此,使他们保持一致是这一层的主要作用.
会话层
负责建立和断开通信连接(数据流动的逻辑通路),以及数据的分割等数据传输相关的管理.
传输层
起着可靠传输的作用,只在通信双方节点上进行处理,而无需在路由器上处理.
网络层
将数据传输到目标地址.目标地址可以是多个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而成的某一个地址,因此这一层主要负责寻址和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
负责物理层面上互联的,节点之间的通信传输.例如与1个以太网相连的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
将0,1序列划分为具有意义的数据帧传送给对端.
物理层
负责0,1比特流与电压的高低,光的闪灭之间的转换.
传输方式的分类
面向有连接型
必须进行专门建立和断开连接的处理
面向无连接型
不要求建立和断开连接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只能一对一连接,专线.
分组交换可以多个数据分组在线路上传输.
根据接收端数量分类
- 单播 一对一通信
- 广播 多个接收对象
- 多播 与多播类似,但是限定某一组主机作为接收端
- 任播 是指在特定的多台主机中选出一台作为接收端.
硬件设备
网卡
让计算机上网的设备.
中继器
将衰减的信号增强后继续发送.集线器就是多口中继器.
网桥/2层交换机
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能够识别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帧,并将这些数据帧临时存储于内存,再重新生成信号作为一个全新的帧转发给相连的另一个网段.
网桥会丢弃损坏的数据.网桥还能通过地址自学机制和过滤功能控制网络流量.发给A的数据,我就不转发给B了.
网桥会记住曾经通过自己转发的所有数据帧的Mac地址,并保存到内存表中.
交换集线器(Hub)属于网桥的一种.
路由器/3层交换机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连接两个网络,并对分组报文进行转发.网桥是根据物理地址进行处理,路由器可以连接不同的数据链路.
4-7层交换机
负责处理由传输层至应用层的数据
网关
网关是将从传输层到应用层的数据进行转发和转换的设备.他不仅转发数据还对数据进行转换.
TCP/IP指的是一类协议的总称.
IP地址
IP地址由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组成.
IP地址分为4类
A类地址
首位以"0"开头, 0.0.0.0 ~ 127.0.0.0 是A类地址,第1到8位是他的网络标识.
B类地址
前两位是10的地址. 128.0.0.0 ~ 191.255.0.0 是B类地址.第1到16位是他的网络标识
C类地址
是前三位为 "110" 的地址. 192.0.0.0 ~ 223.255.255.0 是C类地址.第1到24位是他的网络标识
D类地址
前四位为 "1110" 的地址2. 224.0.0.0 ~ 239.255.255.255 是D类地址.多播使用D类地址.第1到32位是他的网络标识.
将IP地址中主机地址全部设为1,就成为了广播地址.
广播分为本地广播和直接广播.
子网掩码
用来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子网掩码的网络地址全部为1,主机地址全部为0;
私有IP
A类: 10.0.0.0 ~ 10.255.255.255
B类: 172.16.0.0 ~ 172.31.255.255
C类: 192.168.0.0 ~ 192.168.255.255
路由控制
DNS
DNS服务器管理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ARP
ARP是用来获得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的.
ICMP
主要功能: 确认IP包是否成功送达目的地址,通知在发送过程中IP包被废弃的具体原因.改善网络设置.
一句话总计就是,ICMP是负责发送错误信息的.
DHCP
动态分配IP地址.
NAT
私有和公有IP地址转换所使用的技术.
传输协议
靠5个信息来识别一个通信,分别是 源IP地址, 目标IP地址, 协议号, 源端口号, 目标端口号.
TCP
TCP是可靠传输.当发送端的数据到达接收主机时,接收端主机会返回一个已收到消息的通知,叫做ACK.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应答,发送端就可以认为数据已丢失,并进行重发.
主机靠TCP的序列号来分别是否已接受数据段.
建立一个TCP连接需要发送3个包,这个过程被称为3次握手.
而断开需要4个包.叫4次握手.
一次连接的建立与断开,就需要7个包.
IGP
域内路由协议
EGP
域见路由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