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 OSI七层模型 | TCP/IP概念模型 | 主要功能 | 详细描述 |
| 应用层 | 应用层 | 处理网络应用数据 | 直接为端用户服务,提供各类应用过程的接口和用户接口,比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等,常用协议有HTTP、Telnet、FTP、TFTP、SMTP、NFS,SNMP等,主要设备是网关 |
| 表示层 | 说明二进制数据表示的含义 | 是应用层可以根据其服务解释数据的含义,比如数据格式化,代码转换,数据加密等,例如数据格式JPEG、ASCII、GIF、MPEG,DES加密等,主要设备是网关 | |
| 会话层 | 维护互连主机之间的通信 | 负责管理远程用户或者进程间的通信,通常包括通信控制、检查点设置、重建中断的传输链路、名字查找和安全验证服务,例如RPC、SQL等,主要设备是网关 | |
| 传输层 | 传输层(TCP/UDP) | 端对端的连接,传输报文段 | 实现发送端和接口端的端对端的数据分组传送,负责保证实现数据包无差错、按顺序、无丢失、和无冗余的传输,其服务访问点为端口,代表协议有TCP、UDP、SPX等,主要设备是网关 |
| 网络层 |
网络层 (IP/ICMP) |
分组传输和路由选择 | 通过网络连接交换传输层实体发出的数据,解决路由器选择、网络拥塞、异构网络互联的问题,服务访问点为逻辑地址(IP地址),代表协议有IP、IPX等,主要设备是路由器 |
| 数据链路层 | 链路层 | 传输以帧为单位的信息 | 建立、维持和释放网络实体之间的数据链路,把流量控制合并在一起,分为MAC(媒介访问层)和LLC(逻辑链路层)两个子层,服务访问点为物理地址(MAC地址),代表协议有IEEE802.3/.2、HDLC、PPP、ATM等,主要设备是交换机、网桥 |
| 物理层 | 二进制位传输 | 通过一系列协议定义了通信设备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规程的特征,代码协议有RS232、V.35、RJ-45、FDDI等,主要设备是中继器、集线器 |
一个专注于.NetCore的技术小白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