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线程
一 进程与线程
进程是资源管理单位,线程是资源执行单位。
线程是被包含在进程中,是进场的实际运作单位
二 多线程
ntel 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超线程技术)的学术名字是:Simulate MultiThreading(SMT,同步多线程技术)
多线程有两个主要实现方法:
一个:Temporal MultiThreading 时间多线程
另一个:Simulate MultiThreading 同步多线程
#时间多线程还可进一步分为:Fine-Grained MultiThreading 细粒度多线程
Coarse-Grained MultiThreading 粗粒度多线程。

CMT粗粒度多线程是最简单的多线程技术,当单一执行线程遇到长时间的延迟,如Cache Missed时,就进行线程切换,直到原线程等待的操作完成,才切换回去。
FMT细粒度多线程比CMT粗粒度多线程复杂一些,它随时可以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切换多个线程,以追求最大的输出能力,当然,随时可以切换也是有代价的,它拉长了每个执行线程的平均执行时间。
CMT和FMT都没有在消费级处理器上面使用,Intel与AMD处理器上使用的都是SMT同步多线程,不过NVIDIA与AMD的GPU都有使用FMT技术。
SMT同步多线程具有多个执行单元,CMT和FMT都是在单个执行单元下的技术,不同的线程在指令级别上并不是真正的“并行”,而SMT则具有多个执行单元,同一时间内可以同时执行多个指令,可以充分发掘超标量处理器的潜力,因此SMT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不过处理器也更复杂。
不过现在的消费级处理器都是超标量处理器,所以要支持SMT其实在架构上不用太多改变:所需的主要添加是在一个周期中从多个线程获取指令的能力,以及一个更大的寄存器文件来保存来自多个线程的数据。
并发线程的数量可以由芯片设计者决定。常见模式是每个CPU核心有两个并发线程,但一些处理器的每个核心支持最多八个并发线程。
三 工作原理
对于单一处理器核心来说来说,虽然也可以每秒钟处理成千上万条指令,但是在某一时刻,只能够对一条指令(单个线程)进行处理,超线程技术能够把一个物理处理器在软件层变成两个逻辑处理器,可以使处理器在某一时刻,同步并行处理更多指令和数据(多个线程),当然了实际效能不可实现双倍提升,毕竟干活的核心只有一个。
可以这样说,超线程是一种可以将CPU内部暂时闲置处理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的技术,奔腾4 HT处理器多加入了一个逻辑处理单元,这让CPU可以同时执行多个程序而共享一颗CPU内的资源,如:ALU、FPU、缓存等,当两个线程都同时需要某一个资源时,其中一个要暂时停止,并让出资源,直到这些资源闲置后才能继续,因此超线程的性能并不等于两颗CPU的性能。
四 作用
1. 有效提升CPU利用率 2. 改善计算机的性能 3. 提高系统可靠性
随着核心数目增多超线程的作用就越弱,特别是那些八核或者核心数更多的处理器,十六个框框看起来很爽然而实际上用起来很多线程都是空载的,大多数消费者与应用都没法很好的利用这么多线程的性能,目前只有视频和3D渲染软件和压缩软件有能做到,软件还是制约硬件性能的最大因素。
另外,超线程技术需要CPU支持,需要主板支持,需要操作系统支持,还需要应用软件支持,缺一不可,否则就玩不转了。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